每一个到骆驼湾“打卡”的人都会感慨,在太行深处,在山路十八弯的那一头,居然深藏着一个如此漂亮、时尚、整洁的小山村。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阜平,来到骆驼湾,走进村民家中,访贫问暖,鼓劲加油,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
这是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来到地处深山的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走进困难群众唐宗秀(右)家慰问看望。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如今,七年多时间过去了,骆驼湾村已脱胎换骨,柏油马路修到了家门口,新民居宽敞明亮,旅游业、林果种植等产业从无到有,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3000元。青山绿水间,回荡着游客的赞叹声和村民的笑声。
唐宗秀家的新院。长城新媒体记者 马宁 摄
唐宗秀的午后时光
没有印象中的悠长蝉鸣,更没有属于盛夏的炎热黏腻,午后的骆驼湾凉风习习,舒爽又惬意。这时,唐宗秀老人搬起小板凳,坐在自家院里的阴凉处,拿出针线,戴上顶针,低着头开始纳鞋底,红线描出鞋底牡丹花瓣,粉线描出花瓣边缘,绿线描出叶子……安稳而悠然的时光从一针一线间缓慢流淌。身边,纸箱子里养着的小鸡叽叽喳喳,有些皮实地想“振翅”飞出,动静间,颇有“鸟鸣山更幽”的情致。
这是唐宗秀难得的闲适时光。若非疫情影响,这个时节的骆驼湾,早已游人如织。有好多人,都会来唐宗秀家里参观。
每当这时,热情好客的唐宗秀都会比划着讲述起那个令她终生难忘的温暖场景:“那是2012年12月30号,刚下过这么厚的雪,总书记就来到了我们这个山沟沟。当时路窄不好走,我就搀着他。到家里,他坐下就问我家生活怎么样,收入有多少,又掀开锅看了看。”
老照片中,唐宗秀家房屋破败,如今则整修一新,室内透亮宽敞,再不复以往的昏暗,加之一应俱全的现代化电器,展现着房屋主人生活的巨大改变。
“我们都发自内心地感谢总书记。”在老人带有浓重口音的叙述和相框里定格的画面中,大家的思绪被带回到八年前的那一天,那个让千万贫困人口生活开始透出光亮的日子,一幕幕温暖的场景,如在眼前。
“多久能纳完这双鞋底啊?”和唐宗秀坐了很久,看着日头渐渐西斜,记者忍不住出声打破这一院静谧。
“噢,且得两三天呢。”她头也没抬,依然熟稔地穿针。
又一阵风起,大如蓬的绣球、绚烂的月季、小巧精致的蝴蝶花……这满院的花微微晃动,带来一院清香。
唐俊峰和母亲、大姐一起吃晚饭。长城新媒体记者 马宁 摄
唐俊峰的饭桌
傍晚,骆驼湾忽然下起了急急的雷阵雨,哗哗雨声中,唐俊峰和母亲顾宝青、大姐唐俊娟难得地在家里一起吃上了四个菜的晚饭,旁边还有糖包和咸鸭蛋。
这份难得,并非因为四个菜有多么“奢侈”,而是因为随着村里旅游公司的成立,唐俊峰家几口人从靠天吃饭的农民成为在旅游公司上班的员工,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虽然现在不用烧火,做饭很方便,但也几乎不动灶了。”唐俊峰说。
总书记顶风踏雪来骆驼湾那天,就坐在顾宝青家的炕头上唠家常,说到平时吃什么的时候,顾宝青掀开灶台上的锅盖,给总书记递了个蒸土豆。
这温馨的一幕,被定格在记忆里。
“总书记来时的情形,爸妈跟我说了无数次。现在我们这好日子,都得感谢总书记。”那一天,唐俊峰因在县城做生意没在家,这曾让他很是遗憾。
随着村里的发展,唐俊峰放弃了在县城的生意回到了骆驼湾,在旅游公司做饲养员,负责鸵鸟、羊驼、孔雀等动物的喂养照料工作,同时还担任了村党支部副书记。每天忙得团团转,但他说:“这种日子,忙也高兴。”
“生活条件好了,大米馒头变着样儿地吃,但还挺想过去的那一口土豆、窝头的。”说着说着,唐俊峰又乐了,“有时候也蒸点土豆吃,但用电做饭的味道跟柴火还是有区别的,也吃不到过去的那个味儿了。”
山里的雨,来得急,去得也快。饭还没吃完,雨声已歇,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唠着家常。明天,一家人又要在食堂“约饭”了。
骆驼湾村新貌。
从骆驼湾到黑崖沟
看到骆驼湾村村民顾宝青、唐宗秀的饮食结构和住房环境的变化,随行采访的河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孟庆云感触颇深。
“我们可喜地看到,驻村工作队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把产业建在了村民家门口,解决了最根本的就业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共同致富的道路。”行走在村里平坦的大路上,孟庆云不住感叹骆驼湾发展经验为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重要启示。
听到河北省能源局驻骆驼湾村扶贫干部黄文忠兼任了附近黑崖沟村第一书记时,孟庆云由衷地感到欣喜:“将骆驼湾脱贫经验在黑崖沟延伸、落地,建设骆驼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黑崖沟服装加工基地,发展黑崖沟的集体经济,真正做到了发展模式可复制可推广,筑牢了脱贫根基。”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书记殷切的嘱托如在耳畔。看着眼前“一年一大变”的骆驼湾,长城新媒体评论员郭慧岩细数村里的点滴变化,“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人民,真正让黄土变成了金,而这份信心,这份信念,已在燕赵大地遍地开花。”
河北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