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山地大省云南的粮食增产秘密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连绵的大山雄伟壮观、美不胜收,却也成了当地农业发展的屏障:全省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只有6%的面积是平坝。
然而,云南省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颇让人意外:“十三五”时期,云南粮食连年增产。2020年,云南全省共产出粮食1896万吨,产量、单产都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粮食生产的最高水平。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普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云南的粮食生产佳绩,与该省的耕地保护工作密不可分。近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走进文山、普洱等市(州),探访云南省耕地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做法。
严守红线 在保耕地与修高速之间找到平衡点
“除生态环境不宜修高速公路的4个县之外,用3年时间实现其他125个县(市、区)县县通高速。”2017年,一场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攻坚战在云南省打响。
对于地处滇桂黔三省交界地带的罗平县来说,云南(曲靖)至广西(百色)高速公路的建设,无疑会为这座素有“滇东门户”之称的县城注入新的经济发展活力。
2018年6月27日,曲靖市交通运输局同意云南(曲靖)至广西(百色)高速公路罗平阿岗至八大河段项目分期实施。
然而,随着实施过程中项目设计的优化,线路发生了改变,需要占用的耕地面积增加。“调整方案后用地规模约373.5亩,其中80%需占用平坝里的永久基本农田。”云南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副处长邓宏说。
在山地占国土面积94%的云南,位于山谷间的平坝尤为珍贵。全省约22%的耕地在平坝里,且大部分是优质耕地。要占耕地,就得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这对于优质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云南,谈何容易?
2020年6月18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专家对该项目的选址调整方案进行了实地踏勘论证。在对罗平东连接线踏勘时,专家组认为该连接线的选址穿越了罗平县城周边的平坝,占用了大量优质耕地,将平坝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进行了分割,不符合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原则,要求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调整选址方案。
路不能不修,口粮田不能不保,该怎么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普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为了找到一个尽可能平衡的办法,罗平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同曲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以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经过10个方案的比选以及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最终确定:罗平东连接线长度由原来的6.9公里改为1.7公里,路基由原来的24米宽改为12米宽。调整后,项目总用地规模比原方案减少了约288.4亩,所占耕地比原方案减少约258.9亩,并且成功避让了全部永久基本农田。
罗平县的做法只是云南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加强源头性管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严守耕地红线,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在云南省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等重大建设项目踏勘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过程中,不断健全耕地保护联动机制,强化项目选址踏勘,优化项目布局和工程方案,充分避让耕地特别是水田。”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赵乔贵说,“正是得益于这样的‘严防死守’,云南省上下合力实现了‘耕地红线守得住、粮食安全保得住’的目标。”
整治土地 探索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北纬23.5度,是北回归线的纬度,也是位于滇东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标志,北回归线正好从这里穿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文山州的光、热、水、气等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品种多元。然而,种类多元的背后并非没有隐忧。
一方面,比起种粮食,种中药材、水果等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为增加收入,农民的种粮意愿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能够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导致一些新开垦的耕地被撂荒、新垦造的水田旱作化。这些都是近年来文山州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面临的痛点。
为了消除这些痛点,文山州一直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普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2019年,云南二十三度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文山州成立。“该公司是文山州组建的州级土地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总公司负责代表州政府与各县合作,全面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文山州土地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付联翔介绍。
位于砚山县干河彝族乡的红舍克土地整治项目是文山州土地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的项目之一。
“以前这里都是山地和石头,很不平整,难以进行机械化耕作。”付联翔说,“我们接手后,通过土地整治,将这里改造成平整的梯田,修建引水灌溉沟渠和机械化耕作道路,大大提高了项目区的机械化耕作率。”
如今,改造后的红舍克项目区变身为“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地平整、机可耕”的高效农业生产区。“我们与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开展了技术合作,选取优质米种,采用无人机飞播技术,省去了过去的移栽环节,比传统的人工播种节省了20%的成本,产量和收益却提高了20%。”付联翔说,“目前,红舍克项目区已全部完工。我们种了2768.53亩水稻,产量约113万公斤。随着土地逐年熟化,产能还将持续提升。”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普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投资、流转、管护、经营一体模式”让文山人对种地有了新的认识,也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难题。红舍克村村民李强告诉记者,将自家整治后的土地租给农业公司后,每年可以获得1000元/亩的租金。而在一些需要劳动力的生产环节,公司会优先雇用像他这样家在项目区的村民,每月会有3000元的劳动报酬,既能赚到钱又能照顾家。
“通过‘藏粮于技’,不仅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的生产条件,提升了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还增加了当地政府补充耕地储备,提升了耕地占补平衡保障能力。同时,当地农民增收了,州级国企发展的路子也更宽了。”文山州副州长李英杰说。
强化督导 确保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
在普洱市,有一支特殊的督导队伍。哪里有补充耕地项目实施,哪里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2020年以来,景谷县勐班等两个乡的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因灌溉设施不全、田面平整度不够等问题,迟迟不能验收。发现问题后,督导组立即展开督导,及时与各方沟通协调,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最终,在督导组的强力督导下,仅用了一个月,“问题项目”便达到了水田建设标准,顺利完成部、省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备案入库水田规模666.7亩。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新增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普洱市的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项目用地耕地占补平衡需求大,补充耕地任务重,仅靠财政资金实施补充耕地项目已难以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各县分散实施,资金、技术、管理不到位,对补充耕地的进度、质量监管难度不断加大。
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出台,为普洱市指明了方向。2018年8月,普洱市提出用2年~3年时间全力挖掘补充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基本实现普洱市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并为云南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作贡献。为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难题,普洱市政府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由普洱市政府统筹利用政府投资平台,大胆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实施补充耕地项目。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普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随着国家不断强化耕地保护政策,占补平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2019年全国启动储备补充耕地核查,经过近一年的核查,云南省由于新增耕地不实、撂荒、未用于占补平衡就变为园地林地等原因,储备补充耕地被大量核减。
“过去占补平衡项目都是由政府投资,现在引入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后,一些县乡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耕地占补平衡新方式、新要求理解不深,认识不到位,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实施质量堪忧。”普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科科长罗同刚说。
为尽快扭转被动局面,普洱市委、市政府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建立了普洱市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督察机制,由普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总督察,务必将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总共成立了六个督导组,由普洱市人大、政协领导带队,组员全部根据需要从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抽调。”同为督导组成员的罗同刚告诉记者。
督导组成立后,定期对普洱市的占补平衡项目推进过程进行实地督察,形成督导意见,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要求县(区)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对于项目实施缓慢、新增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虽然督察机制仅运行了不到一年时间,但各县乡在思想上已经有了转变,都能够把占补平衡放到首位来抓,严格落实占补平衡新要求,确保新增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普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督察机制也改变了过去自然资源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让“大家用、大家管”形成共识,使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i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