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黑龙江哈尔滨:备春耕工作已完成80%以上

发布日期:2025-03-27  来源:哈尔滨日报 冰城+  作者:毕博  浏览次数:3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冰城黑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各区、县(市)抓住备春耕关键期,加速下摆种子、肥料等农资,并抓紧检修保养农机,为即将开始的春耕奏响激昂“奋进曲”。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介绍,目前备春耕工作已完成80%以上。科技助力 催芽育秧更高效五常市星安家庭农场正在紧张忙碌备春耕。“有了这阳光温室,我们不用靠天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冰城黑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各区、县(市)抓住备春耕关键期,加速下摆种子、肥料等农资,并抓紧检修保养农机,为即将开始的春耕奏响激昂“奋进曲”。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介绍,目前备春耕工作已完成80%以上。

科技助力 催芽育秧更高效

五常市星安家庭农场正在紧张忙碌备春耕。“有了这阳光温室,我们不用靠天吃饭了,春天气温再低、再反复无常,也不耽误我们育秧。”乡亲们说。

3月23日上午,在这个家庭农场新建的催芽育秧车间里,技术员汪凤军正专注地安装新机器。他说:“这是农场新引进的催芽机器,今天就能安装完成。过去,农民用普通大桶浸泡种子,不仅效率低,出芽情况还不稳定。今年好了,有了催芽车间和新设备,能精准调控温度和湿度,水稻种子可以提前5至7天出芽。”

在育秧大棚外,乡亲们正借助机械给水稻种子包衣。汪凤军介绍:“7800斤水稻种子1天能全部包衣,浸泡后就能催芽了。提前插秧能更好地育壮苗、抢积温,这是丰产丰收的关键一环。”现在浸种、催芽、育秧……各个环节都能看到科技赋能的影子,“靠天吃饭”已渐成过去。

提质增效 适度规模化种植

在位于双城区的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院内,农机已处于整装待发状态。“所有农资已到位、所有农机已检修完毕,部分机械已经开始整地了。”合作社经理杜伟说。杜伟告诉记者,去年,合作社大力推行水肥一体化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科学管理成效显著,每亩产量增加500斤。有了成功经验,今年他们信心满满,准备进一步扩大水肥一体化种植面积,预计达5万亩左右。农机合作社通过适度规模化科学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大大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户带来了更丰厚的收益。

科学选种 抓住关键节点稳增产

“现在需要抓紧完成秸秆离田。”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崇生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工作重点聚焦在单产提升和涉及种子、耕地的新技术推广上,已下发了哈尔滨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布局技术指导意见。

王崇生现场给来咨询的乡亲们提出建议:“选择玉米、水稻品种时,不要盲目频繁更换品种,特别是玉米。稳定的品种特性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种植规律,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秸秆离田至关重要,不仅能为春耕腾出空间,还能减少病虫害滋生,为种植创造良好条件。”

统筹协调 全力保障备春耕

“现在哈尔滨市的农资供应充足,市场秩序良好,清雪、扣棚已基本结束。”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杜树林告诉记者,哈尔滨市积极贯彻“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始终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优品质、增总产的目标,早准备、早谋划,高质量抓好备春耕工作。

下一步,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加强农情调度,加快农资下摆力度,确保农资及时送达农户手中。同时,进一步做好农机检修、秸秆离田作业和春季整地等工作,为大田播种全面做好准备。通过全方位统筹协调和精准施策,为哈尔滨地区的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向着全年粮食丰收的目标稳步迈进。

来源:哈尔滨日报

责任编辑:牛显达 吴大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