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积极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组织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的通知要求,在提质强基、品牌建设、产业强链、能力提升4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加强地理标志的有效管理与标准化建设,漳州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并对相关正向行为进行奖补,累计兑现市级奖补资金181.6万元,有效地引导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20日,“丹墨诏安 梅映茶仙”诏安县地理标志产品推广活动在漳州地理标志产品体验馆举行,标志着“漳州地标 山海盛宴”地理标志系列推广活动完美收官。记者了解到,漳州市为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宣传和推广实效,充分利用漳州古城发展带来的聚集效应,在漳州古城内打造集地理标志综合展示与产品体验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漳州地理标志产品体验馆,为向全国游客展示漳州地理标志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与平台。2024年10月以来,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漳州地理标志产品体验馆举办了一系列地理标志宣传推广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向游客展现漳州地理标志产品背后所蕴含的独特自然条件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受到广泛欢迎。
“2024年对于漳州市而言,是地理标志产品推广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年里,漳州市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和精心策划的活动,不仅巩固了其作为“全国地理标志第一市”的地位,还成功地将这一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漳州地标 山海盛宴”系列推广活动的成功举办,以及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中的积极探索,漳州市地理标志产品正逐步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华丽转身。
为解决地理标志生产经营者的融资难题,该市创新推出“福农·漳州地标贷”信贷产品及“福农地标驿站”微信小程序,实现了地理标志贷款的快速线上申请。同时,该市金融机构向地理标志产业集中授信100亿元,大力支持地标产业发展。
为了强化品牌建设,漳州市加大对地理标志品牌的培育指导力度,近3年累计发布30项地理标志产品团体标准,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通过网络媒体采风行、“一带一路”摄影艺术交流展等多样化宣传推广方式,漳州市成功提升了当地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特别是在漳州古城举办的系列推广活动,以县域地理标志为主题,结合品鉴会、大讲堂等形式,吸引了大量市民与外地游客参与,营造了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漳州市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加强地理标志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撑。加工、包装等方面的创新,使更多的漳州地理标志产品得以走出产地,以更新更时尚的形态面对市场和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平和白芽奇兰茶,创新研发柚花窨制工艺,将平和琯溪蜜柚的柚花与平和白芽奇兰茶相结合,制成柚香奇兰茶,市场价格相较于传统茶叶成倍增长。奇兰茶王谷公司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出杯装茶、袋泡茶等新产品,受到市场青睐。
在创新产业融合方式、拉长产业链条方面,漳州市通过地标文旅融合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漳州地标馆结合地理标志核心产区的区位分布,以展示馆、驿站、体验馆、会客厅等多种形式呈现,探索出景区景点、种植基地、观光工厂、地标产品DIY、地标住宿、地标餐饮等多种经营模式,实现地理标志体验式推广。漳州地标餐发挥地理标志品类多、质量优的特点,严选来自核心产区的地理标志产品食材,烹饪出一整桌地理标志餐品,实现“品尝一席漳州地标餐,听一段漳州地标故事,记住最地道的漳州味”。漳州地标游集中打造“山”“海”两条地标游主题路线。“山”线带领游客沿着山路欣赏风景,充分感受“茶”与“果”的清香;“海”线让游客吹着海风、放松心情,尽情体验“花”与“海”的馈赠。游客在领略漳州山川花海美景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特有的环境与文化,获得沉浸式地标文化旅游体验。
“尽管如此,地理标志的社会知晓度不高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社会公众对地理标志产品蕴含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历史价值了解不足,导致部分优质地标产品未能体现出应有的品牌溢价。”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围绕提升地理标志的社会认知度,展开更多宣传推广活动,在区域内形成更加浓厚的地理标志文化氛围,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些特色产品背后的故事及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随着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的实施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漳州市将在地理标志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责任编辑:岳倩 彭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