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此前围绕“锻造新质生产力,教育何为”的主题展开一系列讨论。笔者认为,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创新型人才,也需要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坚实支撑。
现代化的本质归根结底在于人的现代化,生产力演进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迈入全新阶段,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近3500万名在校生,这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全面革新和提升。当前,劳动资料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简单工具范畴,劳动对象亦从传统实物生产逐步拓展到数字与实体深度融合的产业领域,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脑机接口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领域成为生产力扩展的重点,呼唤着具有高素质、高水平技术技能的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在生产要素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技术引领和新产业支撑。当前,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赖这些革命性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科技创新、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首要任务是对接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劳动者,以需求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对接,围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实际,通过调整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和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以“岗课赛证”一体化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性,精准培养一批“善于学习新知识、善于掌握新技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强化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的培养,把工匠精神融入教育全过程。还要融会贯通一、二课堂,通过技能竞赛、实践锻炼等方式激发职业认同感和创新活力,培养学生成为掌握高端技术、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生产工具,在培养学生使用生产工具方面,职业教育必须紧跟科技发展步伐。要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智能化、绿色化应用场景,不断加强其新型环境适应性,提升对新工具的操作能力。要在数字化等方向深耕细作,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等技术的智能化教学资源库,学习掌握数字生产力。要将前沿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和专业设置中,构建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和生产性实践基地,建设智慧校园、AI创新实验实训空间、低能耗生产工程技术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室,实现教学内容与技术应用的无缝对接,增强学生对新兴技术的感知能力。
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产业生态变革,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在服务劳动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方面发挥“助推器”和“加速器”作用,坚持与产业共生、与企业共进、与城市共发展的理念,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领域,合理布局一批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专业,形成专业集群,并根据市场需求构建产业学院,把“专业”与“产业”有机统一、融合对接起来,让专业服务好产业,专业群服务好产业群。要重构教学组织流程,对接岗位实际需求设置课程内容,增强学生在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局面。要整合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资源建强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调研联合体、共同体企业的技术和人才“需求清单”,校企共研产业人才标准,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图谱信息,共建专业调整标准,共造人才培养标准,共享技术服务平台,提升校际协同服务产业能力。
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离不开一支专业过硬的“双师型”工匠之师。要定期组织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技能培训,提升教师对最新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的敏感度,进而将这些经验融入教学中,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要在构建多样化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建立以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追求卓越,通过设置专项奖励、职称晋升等激励措施,激发教师积极性,推动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不断创新突破。
(作者系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戴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