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文明的诸多故事表达中,与农耕相关的“丰收”主题是绕不开的经典,保护利用好这一资源,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指示的重要抓手。2018年起,我国开始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明确要求“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因此,挖掘黄河流域的丰收遗产,讲好黄河流域的丰收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流域历史上的“丰收”叙事
“丰”字繁体作“豐”,许慎《说文解字》释之为“豆之丰满者也”,描述了古代容器豆被装得满满当当的样子。与之相关,“丰收”意为“收成丰富”,表达了传统农业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饱含着对自然馈赠的礼敬和对族群繁衍的企盼。这种礼敬和企盼以神祇崇拜、祭祀活动、节日习俗等形式表达出来。
丰收神祇崇拜孕育于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农耕五祖”开了农业文明之先声。此外还有“后稷稼播”的传说,讲的是周族始祖后稷自幼就喜欢收集野生植物种子并种到土里,长大后成为种植能手,并将经验传递给周围百姓的事迹。围绕这些先祖事迹和传说故事,形成了历史悠久且绵延至今的神祇崇拜现象,构成一个“丰收神”信仰体系。
丰收主题的祭祀活动由来已久。《诗经·周颂·丰年》曰:“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记述了民众因粮仓殷实而祭祀祖先神灵的场景。在农业发展早期,人们认为作物丰收是神灵庇佑的结果,相关的祭祀活动随之产生,形成“丰收祭”系列。其中,蜡祭至晚在周代就已流行,其目的在于感念诸神为本年度带来的丰收,并祈求来年继续得到关照。社祭的对象为“五土之总神”,早期由天子主持,目的在于“教民美报”,至汉代走向民间,获得广泛群众基础。
庆祝丰收的节日习俗广泛流行。农历十月初十寓意“十全十美”,被民间社会视为丰收节,其传统已有上千年之久。春节也称“过年”,《春秋谷梁传》曰:“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古人通过“过年”来庆贺丰收,喜迎岁首。社日则是纪念土地神的日子,它起源于三代,宋代以后,举办时间稳定在立春和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与这些节日相关,民间形成了春祈秋报、迎神赛社等习俗。据学者调查,仅山西晋城一带遗存的带有“春秋祈报”等字样的碑刻就达数百通,反映了当时当地的风俗之盛。山西的社庙通常还建有“舞楼”,作为庆祝时的歌舞娱神之所。
“丰收”故事的历史文化遗产依托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梳理黄河流域“丰收”故事的历史文化遗产依托,大体可分为祠庙建筑、考古遗产、民间传统等类别。
祠庙建筑作为纪念丰收神的场所承载着社会价值。有的庙宇标明主祭的神灵,如“神农庙”“后稷庙”等。以晋东南地区为例,该地分布着大量与神农有关的村落地名和遗址遗迹,仅高平市就有46座神农庙。另有部分庙宇以“土地庙”“土地祠”等为名。如汾阴后土祠,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黄河东岸,始建于西汉,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黄河流域的祠庙不限于纪念祖先神灵,与丰收丰产密切相关的牛、龙等动物形象都会得到尊重。其中,牛王信仰广泛流传于汾河流域,宋末元初开始建庙祭祀,至今该地仍有牛王庙及牛王庙会。
考古所见祈求丰收的遗址遗迹,实证文明起源。宋代之前承担祭祀功能的场所以坛、台等为主,由于时代久远,通常需要考古发掘来呈现。如位于黄河冲积平原的山东省高青县陈庄西周城址,发现西周早中期祭坛遗址,据考证为兼具社祭与军祭功能的社稷坛。在周原遗址区内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凤雏村南发掘的夯土遗址,占地面积约2180平方米,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周建筑遗址,其性质已被考证为社祀之所。由于祭坛通常在高等级祭祀活动中使用,规模宏大,祭祀遗迹复杂,是研究古代丰收祭的重要媒介。
庆祝丰收的传统活动广布民间,传承着民族精神。如今沿黄河顺流而下,随处可见丰收的民俗景象。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七日准时举行,被誉为当地人的狂欢节。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社火”作为传统乡村娱乐活动而流传,在元宵节期间尤盛。在山西省,源于“闹社祭神”传统的土滩秧歌活跃于晋中一带,“四月四”赛社活动则在晋东南地区持续上演。这些民间传统反映区域历史地理环境,承载族群集体记忆,也充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铸牢深沉的共同体意识。
“丰收”故事的当代研究与阐释
在新时代讲好黄河流域的“丰收”故事,需要充分发挥相关历史文化遗产的媒介和资源作用,在摸清遗产家底的前提下,凝练故事主题,创新叙事策略。
首先,要推动历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组织专业研究力量,整合历史、文物、考古、民俗等学科资源,整理出版记载丰收祈愿等活动的官方与民间历史文献,开展系统的黄河流域丰收主题故事及相关习俗调查,梳理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各考古学文化中的农作物栽培技术与农业种植经验,掌握丰收祭祀主题的庙宇、坛、台等遗存的保护与分布现状。在建立完整的丰收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鼓励专家学者围绕丰收故事和丰收遗产的历史演变、空间扩散等问题开展多角度研究,讲清黄河故事的历史渊源。
其次,要深化故事主题的选择、凝练和加工。在“丰收”故事的阐释中,着力展示农耕文明中人与土地、水源、作物、家畜等的关系,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展现族群为获得丰收而进行的分工合作,为分享丰收成果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凸显农业社会团结协作的公共精神,以响应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着力展现农作物的引进与输出历史,农业技术与经验的跨区域传播,以及农耕信仰与习俗的民族间扩散,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滋养。
最后,要创新故事表达的形式、方法和路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指引,立足传统“丰收”故事的精髓,探索纪录片、影视剧、展览陈列、实景演艺等多元表达形式。引入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以更加丰富、生动和立体地实现黄河流域内的资源共建共享,线下与线上相配合,展现出真实、立体、全面的黄河文明。尝试推行面向本地人的乡土教育、面向青少年的研学教育、面向社会公众的博物馆教育等细分产品,构筑能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故事传播路径,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黄河形象。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姜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