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讲,无鱼不成席。冰雪季火爆开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除了令人目不暇接的美景,吸引游客的还有特色美食。其中,冰城冷水鱼被列入很多游客的“尝鲜食谱”。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深挖冷水渔业发展优势潜力,大力发展科技渔业、绿色渔业、质量渔业、品牌渔业。哈尔滨市践行“大食物观”,推广以方正银鲫、大白鱼、鲟鱼、黄颡鱼等为代表的名优特水产养殖,全市渔业收获面积70.67万亩,总产量13.32万吨,产值达22.6亿元,成为进军龙江冷水鱼千亿级产业目标进程中的一支劲旅。
抓牢“农业芯片”,推动渔业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冷水鱼研发中心,“冷水鱼课题组”正在紧张忙碌着:科研人员从水中逐一捞起待产的大鱼,进行人工辅助取卵,一条重七八斤的哲罗鲑,能取卵上千粒。
“冷水鱼课题组”负责人崔延超告诉记者,这批鱼卵就是下一年的鱼苗,他们这里现有哲罗鲑、细鳞鲑、虹鳟、金鳟等冷水鱼种“亲本”300尾,2024年共育得冷水鱼卵10万粒。
一旁的联排池塘里,养着不同阶段的鱼苗,小的体长两三厘米,大的有10多厘米长。随着饲养员撒下饵料,红色的金鳟、黑色的虹鳟组成“鱼阵”瞬间欢腾游动。
随手拈起一粒饵料,崔延超告诉记者:“这是专家们特别为冷水鱼研发的‘主食’,里面加入了大黄、楝树、乌柏等成分,以中草药代替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鱼病防治,这是我们团队完成的新课题。这项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冷水鱼绿色健康养殖,提升了冷水鱼的品质和安全性。”
近年来,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鱼种,已游遍全省各地并推广到吉林省、辽宁省,发布了多项“技术指导”,为名优冷水鱼类养殖,建立起了系统技术服务体系,助力冰城冷水鱼“游”得更远。
随着一项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冰城冷水鱼牢牢攥紧“农业芯片”,以质领“鲜”,在全国水产市场声名鹊起。
“绿水青山”当背书,景色美鱼味鲜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在哈尔滨市通河县浓河镇四屯林场,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原野上流淌着一条“不冻河”。森林冷水河流资源,造就了一个天然养殖场地,冷水鱼类虹鳟在这里顶冰生长,年销售成鱼数万斤。
指着远处绵延的小兴安岭余脉山峦,养殖场负责人孙荣志告诉记者,山林中有许多泉眼,四季流淌,汇聚成了山下这条“不冻河”。养殖场依河而建,独得地利,养殖面积达76.5亩,是全省14个冷水鱼繁育良种场之一,持有野生水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品牌渔业战略实施,龙江冷水鱼加入“黑土优品”产品矩阵,冷水鱼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孙荣志明显感觉到生意越来越好了,并加紧发展苗种繁育、育苗驯化、商品鱼加工,加大力度延链、补链、强链,努力在冰城冷水鱼军团中抢占重要席位。
与此同时,通河县遵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理念,对冷水渔业给予更多支持,以渔养水、以水养鱼,实现环境优美、产品优质、资源共用、三产融合、优势互补,打造“小而美”生态渔业发展样板儿。
“北鱼南游”闯开大市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水产研究部门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黑龙江位于高寒地区,鱼类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天然高寒冷水鱼产区出产的鱼肉肌纤维细、密度大、口感细腻、弹性好。凭借“一招鲜、吃遍天”,冰城冷水鱼“北鱼南游”闯开了大市场。
在哈尔滨市方正县双凤水库,守着松花江支流黄泥河建有一座渔场——方正银鲫原种场,这也是冰城冷水鱼唯一一座原种场,这里孕育出的独特鱼种方正银鲫,被誉为“中国淡水鱼类的独生子”。
方正银鲫原种场占地400亩,共有26个池塘,年产1亿尾鱼苗。近年来,随着“北鱼南游”大潮,方正银鲫已进入全国10多个省、市,成为国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冰雪季到来,方正县得莫利村每天都顾客不断,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就为尝一口正宗的得莫利炖鱼,方正“得莫利”炖鱼就是从这个小村走出的,最终成为“龙菜”中的一道名菜。
近几年,随着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开始有游客进村寻找“老味道”。方正县委、县政府抓住契机深度挖掘“原字号”,通过激活“特色基因”重塑品牌价值,制定了《得莫利镇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总体规划》,百年得莫利村正在悄然复兴,这一切都从“一条鱼”开始。
哈尔滨市将继续践行大食物观,全力打造“蓝色粮仓”,向江河湖泊要食物,借助发挥地理空间生态优势,提供更优质的水产品,让冰城冷水鱼成为叫响全国的一块“金字招牌”。
责任编辑:张文静 王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