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如何更有效?乡风文明水平如何进一步提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作出具体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努力提升乡村善治和乡风文明水平,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治则百姓安,乡村稳则国家稳。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事关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近年来,各地牢牢把握“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总要求,推动乡村治理取得实效,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提振,一幅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善治画卷正在乡土大地上徐徐展开。当前,我国城乡加速融合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交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农民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日益多元,新时代乡村治理面临许多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同时,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这对我们稳住农村这一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深学细悟“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治理理念与方法,顺应和把握乡村发展规律,创新治理方式,强化综合施策,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以堡垒之“强”,筑牢振兴基石。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要做好“加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选好发展带头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以自治凝聚人心、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化解矛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还要做好“减法”,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村级组织和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持续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扎实开展对村巡察,依纪依法惩治“蝇贪蚁腐”,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以文化之“和”,涵养文明乡风。文以化人、德润民心,文明乡风是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深沉而持久的力量。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对提升乡村整体面貌、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进而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厚植新风正气。坚持以文铸魂,大力丰富具有乡村特色、饱含农趣农味的“村字号”文体活动供给,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挖掘提炼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融入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成风化人,提振农民精气神,弘扬文明新风尚。另一方面,要破除陈规陋习。坚持因地制宜、“软硬”结合,紧盯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让广袤乡野遍吹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以治理之“善”,守护乡村安宁。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聚焦家庭婚恋、邻里关系等重点领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倡导践行“六尺巷礼让家风”,把矛盾纠纷尽可能处置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要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畅通拓展农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渠道,推广村民说事、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要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涉赌涉毒、网络电信诈骗、非法宗教等,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多措并举织密农村公共安全防护网。
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一个充满活力、和谐稳定的乡村,是城乡居民的共同期盼。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扎实推进乡村善治,全面夯实振兴根基,让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人人心向往之的“诗意田园”。
责任编辑:何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