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定额
irrigation quota
定义:备耕期及作物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上的总灌水量或灌水深度。
学科:水利科学技术_灌溉与排水_灌溉(水利)
相关名词:灌溉泵站 灌溉用水量 喷灌 滴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灌溉定额指在单位面积上,包括从备耕期到全生育期结束作物历次灌水定额的总和,即某种作物全生命过程的总用水量,单位用立方米/亩或毫米表示。灌水定额则指单位灌溉面积上作物的一次灌水量或灌水深度。灌溉定额是灌区灌溉工程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的最关键数据,当进行灌区渠首、灌溉泵站、输水渠系等工程设计时,先要推求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净灌溉定额数据,再推算出毛灌溉定额数据,继而得出灌溉定额。有了灌溉定额,就可以求得灌溉用水量和设计灌溉流量,最终得到整个灌区规划设计所需的特征参数。
灌溉定额与作物的需水特性、土壤性质、气象条件及灌溉方法密切相关。水稻的灌溉定额比旱作物的灌溉定额大,同一作物在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的灌溉定额大,强透水性土壤及干旱年份,同一类作物的灌溉定额会加大。灌水次数和每次的灌水定额随作物需水要求和灌溉方式、方法的不同也会发生变化,如水稻和蔬菜灌水次数多,灌水定额较小:旱作物的灌水定额大,灌水次数少;采用喷灌、滴灌等灌水技术,则灌水定额小,次数多;采用地面灌溉方法则灌水定额大,次数少。
我国于2012年颁布了《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GB/T 29404-2012),其中灌溉用水定额定义为“在规定位置和规定水文年型下核定的某种作物在一个生育期内单位面积的灌溉用水量”。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灌溉条件各不相同,因此衍生出基本用水定额、附加用水定额、作物灌溉用水综合定额等专业名词。
净灌溉定额是依据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地下水利用量确定的,是满足作物对补充土壤水分要求的依据。毛灌溉定额是以净灌溉定额为基础,考虑输水损失和田间灌水损失后,折算到渠首的亩均灌溉需水量,考虑了灌溉用水在输送、分配过程中发生的损失。灌溉定额和灌溉用水定额有密切联系,但有根本区别,灌溉定额是一个设计参数,灌溉用水定额则是一个适用节水灌溉制度要求的概念,它对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规定,起到控制标准作用。灌溉用水定额是农业用水管理的考核指标,是衡量灌溉用水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的准则。
灌溉用水定额的编制应尽量在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和节水基础上,力求做到灌溉用水供需平衡,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促进灌溉水高效利用。
(延伸阅读作者: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 宾洪祥)
责任编辑:张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