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丰收现场。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供图
2024年前三季度,青海省围绕事关粮食安全、农民增产增收的头等大事,全力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牲畜有序出栏,农牧民增产增收。1月至9月,全省一产增加值增长4.1%,高于全国平均增幅0.7个百分点,农牧业经济保持稳中有增发展势头。
产能提升 种植业绿色高产高效
11月14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民族村的湟中区拉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内,负责人罗生军正和工人们忙着将马铃薯分拣装袋,准备运往西宁市青藏高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罗生军告诉记者,在湟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帮助下,通过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田项目,今年家里的200亩马铃薯实现了丰收。“示范田有60亩,我自己又种了140亩,用的是他们配发的青薯10号,平均亩产达到了9000斤,去年只有6000斤。”罗生军说,尽管今年的马铃薯价格低,但依然能有每亩1500元左右的收益。
今年,湟中区整建制推进马铃薯节水增粮绿色高产高效12.4万亩,重点打造百亩田40个,千亩方10个,万亩片1个,辐射带动全区10万亩马铃薯实现绿色高产高效生产。
2024年,青海以粮油单产提升行动为抓手,分地区、分品种集成推广良田、良法、良机、良技、良制技术措施,围绕小麦、青稞、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主要农作物,通过整县整乡整建制推进方式,在全省6个粮油主产县区建立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区,为带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今年全省油料种植面积达222.5万亩,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两个油菜主产县,开展油菜扩种,整建制开展油菜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由点到线及面,带动了全省油菜产量大面积整体提升。”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项目负责人说。
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项目实施,油菜扩种区域良种覆盖率达到99%;种子包衣、化肥减量增效、油菜机械化覆膜穴播等高产技术到位率也达到95%。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系统集成下,通过示范推广粮油和经济作物高产优质抗逆品种,有效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
截至10月20日,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各类农作物收获面积825.6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44.18万亩,油料222.42万亩,其他作物95.8万亩。预计粮食、油料总产分别增长5.8%、7.4%。
政策作保 畜牧业生产稳中有进
眼下,正是全省牛羊出栏进行时,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生态畜牧业合作联社理事长桑周达杰正在为一个个订单忙碌。“我们的订单省内省外都有,截至目前,已经有700余头牛、700多只羊销往了州外,也很顺利地拿到了牛羊出栏奖补。”桑周达杰高兴地说。
为抢抓牲畜出栏关键期、窗口期,转变农牧民忌宰惜售思想,进一步调动养殖户出栏牛羊的积极性,引导产销有效衔接,保障市场供应,全省各市州结合自身实际,加大政策扶持,通过出台牛羊出栏奖补办法、组织开展专场推介会等措施,促进牛羊出栏流通。
一头牦牛奖励400元,一只羊奖励100元。治多县的“月月出栏”以奖代补政策让当地牛羊出栏更积极。治多县农牧和科技局办公室主任才仁拉毛告诉记者,截至10月底,治多县已落实奖补金额37万左右,“只要在奖补范围内,我们都会很快落实,大家对这个政策的反映很好。”
今年以来,青海省及时修订完善《青海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出台《青海省生猪产能调控能繁母猪引种补贴工作方案》《青海省稳定肉牛(牦牛)产业发展的十项措施》《进一步推动牛羊肉消费促进农牧民增收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农牧民养殖积极性,切实稳定养殖信心。
据行业调度数据,10月底,全省牛羊猪禽肉总产量33.48万吨,同比增长3.23%。其中,牛羊肉产量分别达17.59万吨和11.6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和8.71%。牛出栏170.60万头,增长6.55%;犊牛产活180.51万头,增长0.54%。羊出栏635.23万只,增长11.32%,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态势。
扩宽渠道 联农带农成效显著
今年5月至9月,“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青超联赛”)在全省8个市州赛区举办,各地依托青超联赛聚力讲好优势特色产业品牌故事,推介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打响青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拓展农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农牧区振兴。
赛事期间,各赛区秉承“农体文旅商”产业深度融合,现场布展,线上直播,全方位、多场景、高频度宣传推介“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在56场足球赛期间,主客场共布置农畜产品展位2064个,美食品鉴展位668个,现场销售额达610.85万元。累计设立电商直播间161个,377人(次)网红参与直播带货,线上销售额达706.17万元。
在海东市的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内,“西部优选助农”账号截至11月14日已进行了163场直播,主播身穿民族服饰,或唱歌或跳舞,以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直播带货方式,将青海的农特产品介绍给更多的人。
“平台比较受欢迎的产品是牦牛肉、羊肉、乳制品、奶贝、枸杞等。我们通过与青海8个市州3000家农特产品企业合作,前端进行产品销售,后端采购青海各地源头农产品,在联农带农上发挥作用。”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杨庆庆说,目前,平台年度销售额破亿元。
2024年,青海紧紧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积极探索特色农牧业发展新路径,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加速农牧业供应链、产业链线上线下融合,优化电商流通模式,提升农产品出村进城效率,培育农村电商的新业态、新模式,全面带动农牧区特色产业发展。
随着青稞藜麦总部经济基地、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基地、青海拉面产业数字化等平台的陆续建成,“电商+数据+农特”的产业化运营模式逐步在全省铺展开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产业现代化,让“青货出青”“青货出海”搭上腾飞的翅膀。据统计,1月至9月,全省农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0.41亿元,同比增长11.2%。
同时,通过以工代赈、就近就地就业、乡村旅游等带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政策性补助发放到位早于往年,农牧民及早受益,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
回顾前三季度,作为青海乡村产业的支柱,农牧业的稳步发展不仅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秋粮已入仓,冬季复种、灌溉工作已轮番开始,青海农牧业生产又在新一轮的劳作中为我们带来新的期待。
责任编辑:朱月琴 张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