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历史悠久、物产丰饶、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先民们在辛勤劳作间积累的技艺,在浅唱低吟中孕育的艺术,在岁月洗练中沉淀的瑰宝,承载着远古的智慧之光,重焕出时代的璀璨光芒,福荫着后人的衣食住行。“学习强国”红河州学习平台推出“遇见非遗”系列策划,带您一起探寻历史留给后人的文化密码,串起数千年的文脉风流,赓续祖先遗留的智慧之光。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是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稻作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既是哈尼族梯田稻作经济的衍生物,又是梯田稻作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源传承的历史与梯田稻作文明发展的历史一样久远,至今已有1300多年。一脉相承的农耕经验和技巧,与哈尼族祖先在漫长迁徙过程中吸收的各民族农耕经验和技艺有机融合,使哈尼族的农耕适应性举世闻名。在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金平县等地,古老的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如同一幅厚重的历史长卷,生动地展现着哈尼族群众的智慧与精神。
方顺仙 摄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体系严整、形态完备,其基本内容大体包括建村立寨礼俗、开垦耕种礼俗、节庆祭典礼俗、人生礼俗、服饰饮食礼俗五大类别。哈尼族人民依照农耕礼俗,精心呵护着这片肥沃的土地。
张正亮 摄
在哈尼族人的心中,每一片梯田、每一粒稻谷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与价值。建村立寨礼俗包含了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以及对土地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哈尼族祖先在选址建村时,遵循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根据山势、水源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规划村庄,构建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创造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的奇迹。
图片来源于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哈尼族有着丰富的节庆祭典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与稻作生产相关。如“苦扎扎”节。因五月、六月村里容易发生疾病,田间容易遭受虫害,村民们便会清扫水井,夜晚点燃火把,照亮屋内,驱赶邪恶,再把火把插到田间路旁,送走瘟神。“苦扎扎”又是一个欢乐的节日,青年男女撵磨秋、荡秋千,对歌跳舞,尽情欢乐。再如“开秧门”。每逢春耕,哈尼族人会举行隆重的开垦仪式,祈求丰收和好运。节日的文化内涵中包含着自然物候的农事节令,体现了哈尼族人的生产生活规律,反映出哈尼族先辈们借助想象或幻想对自然灾害的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龙俊 摄
人生礼俗集中体现于诞辰礼、婚礼、葬礼3种人生礼仪,其宗旨皆在于宣示哈尼族人是梯田稻作的合格生产者。婴儿诞生13天时要举行以模拟梯田耕作劳动为核心的命名仪式;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进入梯田,象征性地做完梯田耕作的全套劳动程序;老人去世后一般安葬在梯田上方或左右方,象征先人永远守望梯田、庇护后人。
图片来源于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在服饰方面,最鲜明的特征为崇尚黑色,服饰纹样以日月、山川、树木、梯田图案为主,款式需适宜梯田劳作。饮食礼俗同样受到梯田稻作文化影响,饮食结构、烹饪方式、进食场所、进食工具和礼节,都有梯田稻作的明显特征。
杨金海 摄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全面彰显着哈尼族梯田耕作的礼仪、技术、禁忌等知识系统,充分体现了哈尼族体察天意、顺应自然,以及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红河,欣赏哈尼梯田美景,了解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同时,当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教育培训等方式,让这一千年传承的稻作文明生生不息。
统筹:张玉琴
策划:杨红伟
文案:申薇琦 李少福
拍摄、剪辑:李少福
海报:纳腾姝
编审:申薇琦
来源:红河州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秦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