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菌科起源分化于一亿两千万年前,因其子实体内盛有小包,似“动物界鸟类巢穴内含鸟蛋”而得其学名,因此该类真菌也被誉为“真菌界的神秘伪装者”。其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目。鸟巢菌的记述始于1601年Clusius的描述,基于鸟巢菌子实体中的小包很像植物的种子,因此误以为这种真菌是种子植物,科学家们一直为该类生物应归属于植物还是真菌而争论不休。
直至1790年,Hoffmann指出:“所谓的‘蛋’,即小包,不是种子,而是孢子”,因此确信这类生物是真菌。我国鸟巢菌的研究记载始于1948年,我国著名真菌分类学家戴芳澜、邓叔群、臧穆、刘波、任玮和周彤燊相继开展了我国鸟巢菌的科学研究。
近3年来,西南林业大学赵长林教授的研究团队聚焦于鸟巢菌系统发育研究,在我国发现了4个鸟巢菌新种,分别为亚洲黑蛋巢菌,棱晶黑蛋巢菌,彤燊黑蛋巢菌和文山黑蛋巢菌。
黑蛋巢菌属物种的担子果(拍摄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赵长林 摄
白蛋巢菌属物种的担子果(拍摄于云南省昭通市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赵长林 摄
红蛋巢菌属物种的担子果(拍摄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赵长林 摄
鸟巢菌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鸟巢菌降解的腐朽残余物能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内土壤的更新、植被的繁茂,因此鸟巢菌是森林生态系统所必不可少的成员。黑蛋巢菌属真菌作为腐生真菌的一个重要类群,可生于林缘,林下的腐木、残桩、枯枝上,也可生于草丛、地表、富含营养的腐殖质、肥料、稻草、粪便或锯木屑上,甚至在沙漠边缘的荒漠草原,干旱的沙堆、地表,寸草不生、干燥板结的大路边等都可生长,其在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黑蛋巢菌属真菌除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外,部分物种还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如黑蛋巢菌属真菌中有若干种为重要的药用真菌,可治胃病、止胃痛,抗胰腺癌活性等;由于木质素结构的复杂性,人类对木质素的开发和利用非常有限,且在造纸等工业工程中采用化学方法处理木质素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而黑蛋巢菌属部分种类在造纸、纺织品漂染和生物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前人研究表明黑蛋巢菌属真菌部分种类还具有防治植物病害的可能性。(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责任编辑: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