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科技兴农 » 正文

福建三明:国民小吃的“科特派味道”

发布日期:2024-09-18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作者:王毅 许琰  浏览次数:2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三明农科院食用菌所负责人、科技特派员王圣铕带领团队对野生巨大口蘑菌株进行驯化及配套栽培,获得成功。巨大口蘑的谷氨酸含量高,用作小吃产品的辅料,能极大增加产品的鲜度。“明椒8号”黄椒新品种椒香浓郁、个体大,市场批发价最高可达到每公斤40多元。沙县区一企业的辣椒酱灌装线高效运转,新原料让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三明市农科院副研究员、科技特派

三明农科院食用菌所负责人、科技特派员王圣铕带领团队对野生巨大口蘑菌株进行驯化及配套栽培,获得成功。巨大口蘑的谷氨酸含量高,用作小吃产品的辅料,能极大增加产品的鲜度。

“明椒8号”黄椒新品种椒香浓郁、个体大,市场批发价最高可达到每公斤40多元。

沙县区一企业的辣椒酱灌装线高效运转,新原料让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三明市农科院副研究员、科技特派员尚伟(右)到田间查看“明椒8号”黄椒的长势。

在距离福建三明农业科技园20分钟车程的沙县区虬江街道镇头村,农户忙着采摘成熟的“明椒8号”黄椒,然后装车运往沙县小吃产业园。园区的调味品企业经过加工、配料、全自动封装等一系列工艺,将之制作成别具风味的辣椒酱,销往全国各地。

这是三明农业科技园赋能小吃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沙县区探索推行产业链党建模式,以三明农业科技园党支部为核心,联合周边4个建制村及产业链上下游3个机关单位、25家非公企业,共同组建农业科技园片区党委,聚焦农业产业发展“研发、种植、加工、储运、销售”五大环节,引导区域内各单位抱团聚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园区与三明市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共建沙县小吃新品种研发基地,分别建设了米粉、辣椒及辣椒酱、药膳和沙县小吃周边配料加工工艺的研发平台,既提高生产效率,又提升沙县小吃的口感和品质。

创新成果成为发展“增量”。园区与当地合作社合作,种植推广“广优151”米粉专用稻、糯山药1号、明椒系列等沙县小吃原材料、配料新品种,推动沙县小吃产业向一产延伸。同时,整合产业链上龙头企业优势资源,推行“以产定销”订单式经营,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此外,园区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选派44名科技特派员组建产业链智库,为农业企业提供“点单式”人才服务,并依托片区内谢华安院士工作站、三明市农科院等开展专家定向攻关,协助解决技术攻关“卡脖子”问题,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责任编辑:王梦琪 孙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