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立足于新形势新要求,深刻把握市场经济规律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刻理解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生成逻辑、主要内涵及深远意义,有助于从全局和战略上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历史方位、科学内涵及实践要求,对于推动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更加深化,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
从理论来看,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创新和发展。从历史来看,我们党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持续探索,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才逐步形成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实践来看,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是适应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体制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客观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其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充分发挥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以政治优势来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过程,贯穿于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方案和推动改革实施等各环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加有效地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使党的领导这个最大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走深走实,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其二,既要有效市场也要有为政府,促进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一方面,要让市场更加有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让政府更加有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其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即,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其四,加强法治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必须加强法治建设,打造健全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同时,发挥法治的积极作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现代预算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完善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依法将市场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系统,给微观主体提供更多支持和服务。此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使宏观治理和政府监管更加到位,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
新时代新征程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遵循规律治理经济,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理性面对增速换挡、顺应新常态下经济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有效应对新形势新要求,既体现时代性又富于创造性;能兼顾效率与公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第二,有利于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彰显新发展理念的“指挥棒”作用;推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和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确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筑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有效支撑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制度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三,有利于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为全球经济治理作出贡献;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原文刊载于《邓小平研究》2024年第1期,原题《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生成逻辑、主要内涵及深远意义》,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姜晓磊/摘编)
责任编辑:姜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