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辽宁阜新:推进“党群共富 ”聚“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4-08-21  来源:《共产党员》杂志  浏览次数:68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年来,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新县”)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扎实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断提高。聚致富骨干之“力”,组建党群共富责任区。以农村网格为单位,以党员致富骨干为

近年来,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新县”)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扎实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断提高。

聚致富骨干之“力”,组建党群共富责任区。以农村网格为单位,以党员致富骨干为主体,建立帮带机制,全县共设立党群共富责任区3562个,以8097名党员致富骨干为主体,带动3.57万户脱贫户及群众发展产业,增收2655.67万元。党员致富骨干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积极推进全县百万亩单产提升地块落实、技术指导帮扶等工作,全县17处玉米单产提升智能化控制示范区中,村党组织牵头实施12个示范区,有效保障了全县单产提升工程落实落细见效。福兴地镇十家子村党总支部依托16个党群共富责任区,打造“绿色致富网”,建设暖棚1260栋,实现户均2栋棚,带动村民增收690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47万元。

聚示范带动之“力”,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坚持党建引领,聚焦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探索多元路径,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党员带头参加合作社,动员农民群众、村内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实现“带动一户、辐射一片、带富一村”。全县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85家,带动2231户5002名群众入股参与,推动村集体累计增收200余万元,帮助村民增收3500余万元。大固本镇关家窝堡村党总支部牵头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完成机械整地2000亩,机械播种1800亩,服务面积达到5000亩,直接受益农户达到300余户,实现收入35万元以上。

聚振兴产业之“力”,探索组建产业联合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以党建工作推动特色产业与发展政策衔接,促进资源整合,凝心聚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截至目前,全县组建跨镇产业联合党委2个、跨“村企社”产业联合党委15个。伊吗图镇红薯产业联合党委以吕家店村为核心大力发展红薯产业,通过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产销联动等方面服务,辐射带动5个村和1家企业,红薯种植面积扩大至300亩,预计可实现股民分红15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就地就业2万人次,建立电商、物流等服务站点8个,培育“电商能手”17人。

聚资源优势之“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全县“北畜牧、南果蔬、西杂粮、东粮油”总体布局,结合花生、杂粮、畜牧三大农业产业集群和暖棚樱桃、冷棚葡萄、设施蔬菜等20个优势特色产业,“一村一策”制定发展规划,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选准发展路子,高质量储备项目。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空壳村”全面清零,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的行政村占比达到80%,其中,超过10万元的村111个,超过20万元的村34个,提升了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水平。

聚优秀人才之“力”,建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通过晒成绩、找差距、练内功,形成强村带弱村帮带模式,实现村级组织整体提升;充分发挥县乡村振兴学院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作用,累计招收学员860名,实现县域行政村后备干部培养全覆盖;管理和服务好406名省市县乡四级选派干部,擦亮第一书记名片,打造沙拉镇哈桃村第一书记鞠大伟牵头创建的兴乡工作室暨第一书记直播间,先后组织开展电商培训40余场,增加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600余万元。2021年以来,选派干部累计协调投入资金9900余万元,走访党员、群众4.2万人次。

责任编辑:赵芳宁 蒋薇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