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一脉相承,蕴含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考量,蕴含着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谋划。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理论焕发蓬勃生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以熔古铸今的宽广理论视野、守正创新的高度历史自觉,提出了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可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与生产创新。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深刻理解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是大幅度提升要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动力是创新,载体是产业。因此,我们要以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化,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传统产业要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抓紧攻关、形成一批突破性成果,未来产业要加快布局、抢占新赛道。特别要锚定建设“两个稀土基地”,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堵点,布局建设终端应用项目,推动稀土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紧扣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突破口,加快实施科技“突围”工程,让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要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性发展未来产业,推动建设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
新质生产力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生产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急速发展的背景下,要以不断提升的算力为基础,推动传统产业和动能改造转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动能,催生未来产业。
在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上,要以数字技术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和提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链的水平和韧性。如,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无论从历史的维度,还是从现实实践的角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景都十分广阔。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以农业技术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创新为核心线索的战略部署与政策支持。要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提升由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加快推进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要处理好国家粮食安全、耕地压力与生态安全的关系,技术创新、效率改善与产业链韧性的关系,尤其是要处理好生产力发展与小农发展的关系。再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要加快数字经济赋能、提升数字经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渗透率。要以数字化引领和推动未来产业的技术突破,在培育未来产业上找准未来的基础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把握未来科技演进和发展趋势,激活未来产业发展新势能。
人才是开创未来最宝贵的资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要拿出招商引资的劲头招才引智,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既可“筑巢引得凤凰来”,也可“天高任鸟飞”,只要能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出上力,就要做到人才在哪里、保障就在哪里。要跳出老套路,舍得下血本,引进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或创新团队搞研发,大力培育新产业新赛道,尽快在一两个点上取得突破,做到“起跑就领先”。要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团队培育,提升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内生动力,切实增强科技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们在引领创新上当先锋,在技术攻坚上打头阵,创造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者单位:河套学院)
责任编辑: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