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积极践行大食物观的进展成效及经验启示

发布日期:2024-08-11  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  作者: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48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
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习近平总书记对大食物观的阐释不断丰富和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确了具体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各有关方面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化拓展食物资源来源渠道,下大气力抓好食品安全,加快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强化健康膳食宣传,积极拓宽农产品进口来源。“大食物观”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

大食物观,基础是粮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警示粮食安全之于大国发展的特殊重要性:“一旦农业出问题,饭碗被人拿住,看别人脸色吃饭,还谈什么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2亿斤,相较2015年增长11.9%,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基本口粮。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15年的470千克增加到2023年的493千克。2023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45公斤/公顷(390公斤/亩),同比增加43.6公斤/公顷(2.9公斤/亩),增长0.8%。粮食品质不断提升,优质大米、强筋小麦等作物占比持续增长。

二、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参加2022年全国两会时指出:“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这反映了“大食物观”里的辩证法——既要向耕地要粮食,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又要面向整个国土,向林、草、水等要食物,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

我国现有19亿亩耕地资源,还有40亿亩的草地、40多亿亩的林地和125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与湖泊。近年来,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可食用林产品产业、牛羊肉和奶业生产快速发展,渔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我国有34亿多亩森林、8000多种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已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人均森林食物产量130公斤左右,居世界前列。2023年我国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7亿亩,种植规模居世界首位。经济林年产量超过2亿吨,年产值超过2.2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83.3%。2023年发布的《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32年稳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到7100万吨,比2015年增长6.1%,我国水产品产量占全球水产品总产量的35%,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2023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9641万吨,比2015年增长14%。其中全年猪肉产量5794万吨,处于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23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过68%,比2015年提升约24个百分点。肉蛋奶、棉油糖、果菜鱼供给充足,城乡居民对于重要农产品的数量型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食物品种更加丰富多样,生物技术对农业增效的贡献率达到30%,生物产业总产值超过5万亿元。

三、粮食供给链各环节食物损耗和浪费得到有效控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据有关机构估算,每年损失浪费的食物超过22.7%,约9200亿斤,若能挽回一半的损失,就够1.9亿人吃一年。消费环节大有文章可做,不仅要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深入开展‘光盘行动’,还要提倡健康饮食。”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头等大事,办好这件大事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增产、减损,一增一减的“加减法”生动阐释了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方法论。

近年来,有关部门持续完善标准,引领适度加工、减少加工损耗和营养流失,持续推进饲料粮减量替代,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全链条节约减损扎实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深入实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走上法治轨道。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2年全国主要农时粮食机收环节平均损失率控制在3%左右,“跑冒滴漏”式的损耗与浪费有效减少。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全国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等服务,实现产粮大县产后服务全覆盖。2022年,全国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服务农户1700多万户,清理粮食1.6亿吨,烘干粮食4500多万吨,帮助农民减少粮食损失1200多万吨。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成效显著,据中国饭店协会《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数据,参与调研企业的餐厨垃圾量平均减少11.2%,垃圾处理费平均减少6.7%。

四、食品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食品安全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此后总书记又多次强调,“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有关部门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下大气力抓好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截至2023年11月,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563项,包含2万余项指标,涵盖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加工到产品的全链条各环节。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已覆盖99%的县市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已覆盖各级医疗机构7万余家。我国连续15年担任国际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国际法典委员会主持国,牵头协调亚洲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标准工作,为国际和地区食品安全标准研制与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

近年来,全国已累计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累计建设1509个农业产业强镇,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800亿元,辐射带动1100多万户农民。2022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达到77.53,较2015年提高2.34。推动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和推广,为居民提供更多绿色、有机的食品选择。2022年,我国已认定绿色、有机农产品超过6.8万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量占比达到11%。全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有效用标单位达27246家,产品总数60254个,同比分别增长10%、8.3%,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持续增加。

六、居民营养和健康膳食水平有效提升

人民的健康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的民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

2015年以来,有关部门强化健康膳食宣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国民营养计划》《健康中国行动》等接续发布,普及健康膳食知识,引导走出“精米白面”饮食误区,提醒避免过多食用高糖、高脂和高盐的食物,形成“粗细搭配”的习惯,优化膳食结构,推动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居民观念得到有效转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模式已发生变化,谷类食物的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居民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5.4%。加强对一般人群和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科普宣教,推动“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转变。以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年度常规活动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培训2.5万余名营养指导员,提升基层营养指导能力。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超过6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选择食品时会考虑健康因素。

七、农业综合科技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础前沿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坚实,科技和装备支撑稳产保供扎实有力,科技助力增收致富成效显著,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型进程加快。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比2015年提高7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生产中加快应用,精准播种、智慧灌溉、植保无人机等技术和装备大面积推广。2023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比2015年提升15个百分点。全国安装北斗终端农机达220万台,作业效率和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植保无人机总量近20万架,年作业面积突破21亿亩次。科技助力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效益持续提升,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八、农产品进口过度集中风险有效降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拓宽农产品进口来源国,积极拓展南美、东南亚、非洲和其他地区粮食进口渠道,粮食进口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降低,有效应对了国际粮食形势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我国粮食进口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4亿吨以上。2023年10月,我国继与俄罗斯签订12年进口7000万吨小麦、玉米、豆类和油籽等农产品采购大单之后,又与美国签订未来5年内采购100亿美元大豆、玉米、小麦的采购框架协议,粮食对外合作取得新突破。2023年,我国大豆面积连续2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实现两连增。

九、积累的经验启示

树立大食物观是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应对我国资源禀赋约束、实现食物供给可持续的重要保障。大食物观提出以来,有效满足了人们对“吃得好”“吃得健康营养”的美好需求,有效增加了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收、消费者得实惠,保证了中国的“饭碗”更加安全充实。其中积累形成的宝贵经验弥足珍贵,需要长期坚持。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食物观饱含着深厚的为民情怀。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来谋划农业生产,既保障粮食等供给,又兼顾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从“吃不饱”迈入“吃得好”,见证了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实践充分证明,粮食是食物,但食物却不限于粮食。只有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食物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食物供给结构和布局,在提供数量充足、品种多样、质量安全的食物上持续发力,才能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物营养,让食物品类更丰富、食物结构更优化,让国人吃得“越来越好”。

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大食物观深刻彰显了创新驱动的发展要求。开辟食物供给新空间,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生物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为农业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坚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开发新食品,用智能装备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大力推动种业振兴,让科技力量充分释放。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创新是推动食物供给多元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引擎。只有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开辟农业现代化新境界。

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的发展原则。粮食安全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者。树立大食物观,必须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当前,世界粮食安全形势错综复杂,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耕地和淡水资源紧缺,粮食供需平衡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近年来,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要事上,我们坚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生命线,打开眼界、拓宽思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要食物,向生物科技要食物,开辟食物供给新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基本、最重要的支撑。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稳住农业基本盘,才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必须坚持开放融通的胸襟视野。保障粮食和食物供给,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保证国内供给的基础上适度进口,缓解国内市场供需矛盾。统筹用好增产和减损、进口和储备调节等多种渠道,建立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深化农业对外合作,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业新秩序。实践充分证明,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立足国内,也要放眼全球。只有加强国际农业合作,在保证国内生产自给的基础上,通过进口优质农产品来丰富国内市场供给,才能更好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更好实现高质量食物供给。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粮食安全不是种得出就万事大吉,食物供给也不仅局限在生产环节。践行大食物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增强全产业链一盘棋意识,也要求各方共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近年来,我们坚持系统构建食物生产、加工、储运、投放体系,打通产运销各个环节,既抓农田也抓市场,既抓国内也抓国际市场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织密织牢粮食安全保障网。坚持全局一盘棋,既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又调动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系统观念,着眼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产区销区、政府市场等各方面因素,系统施策、标本兼治,才能织密织牢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践行大食物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体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征程上,必须坚定践行大食物观,合理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4年第6期)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4年第6期目录

责任编辑:朱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