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两个“三品一标”——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知识分享

发布日期:2023-12-15  来源:文县政府网  浏览次数:355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业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农产品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为发展优质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三品一标”的概念也在新阶段发生了新的转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新时代新阶段“三品一标”的新内涵新时代新阶段“三品一标”的概念包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业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农产品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为发展优质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三品一标”的概念也在新阶段发生了新的转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新时代新阶段“三品一标”的新内涵

新时代新阶段“三品一标”的概念包含两个方面:

(一)农产品“三品一标”:指的是达标合格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从农产品品牌认证和培育方面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是从产品监督的导向出发,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1.达标合格农产品:不使用禁用农药兽药、停用兽药和非法添加物,常规农药兽药残留不超标,符合农产品食用和进入市场销售标准的农产品。主要强调安全底线。

2.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主要强调安全和优质。

3.有机食品:来自于生态良好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生产和加工,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是一类真正来自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和安全环保的生态食品。主要强调自然和生态。

4.农产品地理标志: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农产品里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强调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

(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指的是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是从生产方式角度和标准化生产方面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蕴含了农业全产业链的拓展增值空间,是新发展阶段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行动指南。

1.品种培优: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个品种可以成就一个产业。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有好的品种,才能带来高产量和好品质。主要强调种源自主和种业振兴。

2.品质提升: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就是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品质是品种培优的有效载体,是品牌的重要保障,贯穿于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全过程。主要强调全过程质量把控。

3.品牌打造:品牌是品质的保障、信誉的凝结,代表着核心竞争力。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主要强调地方特色产品的培育和推介。

4.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农业绿色发展的引领和推动力量,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绿色化。主要强调制定标准、推广标准和按标生产,以保持品控稳定。

二、“三品一标”概念发展的历史沿革。

就像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说的一样,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关系需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产生变化,才能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三品一标”的概念就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不断更迭、丰富着,以拥有符合新阶段的新内涵。

“三品一标”的概念由来已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它变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最初的“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此提法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推广深入人心。

1990年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

1994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南京成立有机食品中心,将有机农产品发展提上日程;

2001年70多项无公害食品标准发布,无公害食品生产从此有了准绳;

2008年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始登记。

向着共同的品质目标,它们“四合一”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

(二)演变的开始:开始演变是在2016年前后,我国刚刚大力整治了食品安全问题,源头治理亦成为重中之重,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作为农产品入市的基本条件已满足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需要。演变,主要从无公害农产品与承诺达标合格农产品的制度衔接上开始了。

2016年,《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2017年一份《关于调整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审查工作的通知》宣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改革工作启动;

2018年,《关于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改革过渡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印发,在全国范围启动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

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的通知》发布,并将合格证名称由“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调整为“承诺达标合格证”;

2022年9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入法,成为本次修法的重要创新;

2022年9月底,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通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受理正式停止;

2022年9月29日,农业农村部部署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达标合格农产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三)新发展阶段的新概念:两个“三品一标”。

进入新发展阶段,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内涵外延进一步拓展,守底线方面,将达标合格作为上市要求,从自愿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拓展到所有农产品。拉高线方面,将优质农产品范围从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拓展到其他具有高品质特性的农产品。两个“拓展”将更好支撑守底线拉高线一起抓、保安全提品质同步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监管。

新概念的提出:从2019年开始酝酿,2021年正式提出。

2019年,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两个“三品一标”建设 打造“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的实施方案(2019-2023)》初步酝酿两个“三品一标”建设;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基本内涵;

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正式提出了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基本概念。

两个“三品一标”的双生共绽:农产品“三品一标”给农产品定了一个“标准”,但是农产品有了标准,只是品牌化的起点,距离品牌农业还差一个“从0到1”的过程。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恰好为实现“从0到1”的突破提供了路径。农产品“三品一标”抓的是结果,是落地成效,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给的是路径,是方法措施。两者互为动因,互相促进,助力农产品从“凭感觉”变为“定标准”,从“种得优”跨向“卖得好”,从“产业优势”转为“品牌价值”,共同构建起了两个“三品一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编辑:兰雪荣 责任编辑:牛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