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il pore space
定义:土壤总容积中除固相部分以外的空间。
学科:土壤学_土壤物理
相关名词:土壤孔隙度 孔隙比 土壤质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土壤孔隙是土壤中固相部分所占容积以外的空间,包括固相颗粒或结构体之间的间隙和生物穴道,由水、气所占据,是植物根系伸展和土壤动物、微生物活动的地方。
土壤孔隙度或总孔度、土壤孔隙比是衡量土壤孔隙数量的指标。土壤孔隙度大,表明土壤比较疏松,能容纳水分和空气的容积就大。孔隙度的大小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有关。一般情况下,砂土孔隙度为30%~45%,壤土为40%~50%,黏土为45%~60%。结构良好的土壤,孔隙度一般为55%~60%,甚至达到70%。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土的孔隙度可超过80%。
根据孔隙所容纳水分的活动能力以及该孔隙中的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将土壤孔隙分为三级: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和通气孔隙。非活性孔隙也可称为无效孔隙,是土壤中最微细的孔隙,几十个分子就可以充塞它,几乎成为土粒的吸附水,水分移动极慢而极难为植物利用。土壤中非活性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叫非活性孔度。毛管孔隙具有毛管作用,而且孔隙中水的毛管传导率大,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在壤质土和黏质土中均有相当多的毛管孔隙。毛管孔隙的数量用毛管孔度来表示,毛管孔度与非活性孔度之和是土壤保水性的指标,其值的大小可说明土壤蓄水性能的强弱。通气孔隙粗于毛管孔径的孔隙,不具有毛管作用,其中所存在的水分可在重力作用下排出,因而成为通气的通道。通气孔隙的大小是决定土壤通气性好坏的内在因素之一。
评价土壤孔隙不仅要看土壤的总孔度,还要看毛管孔度和通气孔度的比例情况。毛管孔度过大,土壤透水通气性差;通气孔度过大,土壤蓄水保水性差。对旱地土壤而言,一般以耕层总孔度为50%~60%,毛管孔度与通气孔度之比为2∶1~4∶1比较好。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透水性以及根系的伸展,不仅受大小孔隙搭配的影响,而且也与孔隙在土体中的垂直分布即孔隙的层次性有密切关系。犁底层的土壤处于黏闭状态,非活性孔隙较多而通气孔隙甚少,影响通气和透水,妨碍根系下扎。剖面下部有厚砂层的,由于该层通气孔隙偏多,在一定条件下容易造成漏水漏肥。比较理想的土体孔隙分布类型是“上虚下实”:上层土壤质地稍轻,其有适当数量的通气孔隙,有利于通气透水;下层质地较黏,毛管孔隙占优势,利于保水保肥。
(延伸阅读作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秀芝)
责任编辑:张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