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中国侨联委员、中央和国家机关侨联副主席、农业农村部侨联主席,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领军人才。
我主要从事作物光合作用分子生理研究,重点开展作物产量和资源高效利用协同提升的光合生理与栽培调控机制研究。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我爱岗敬业,勤于学习,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近年来科研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Science、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9件和国际发明专利1件。
作为归侨,我始终关心着侨务动态,积极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归国人员的沟通交流,将建立研究组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帮助归国人员尽快适应国内生活,顺利组建团队开展研究,在归国侨胞中起到了带动作用。
还是学生期间,我就对植物生理学科存在浓厚兴趣,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博士毕业并短暂工作后,得到了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Plant Physiology)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机会,并有幸师从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Ralph Bock教授。这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对作物生理研究的方向更加笃定,还学到了德国先进的科研管理理念,以及德国人严谨、务实、合作的工作作风,为以后的科研及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15年博士后出站后,我毅然决定回到祖国,建设祖国。源于对农业农村的深厚感情,我选择了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并组建了作物光合生理调控研究团队。科研从无到有,找房子、进设备、招人员,在作科所扎下根来,在这里作物生理研究扛起了新的使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提高作物单产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是农业生产不懈的追求。我带领团队成员克服种种困难,围绕作物产量潜力提升潜心科研,在作物产量与效率协同调控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从光合作用研究入手,通过研究明确了提升光合作用效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系统解析了作物产量和效率协同提升的光合生理与分子机制。2022年,我带领团队在水稻中发现了高产基因(OsDREB1C),能够同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提高作物产量30%以上,进一步研究探明了该基因的调控机制。2022年7月,该成果在《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对于一个只有3名职工且组建不久的新团队来说这是莫大的肯定!国内外专家对这一历时7年团队攻关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单一基因同时调控多个重要生理途径,打破长期存在于农业生产中“高产”与“早熟”之间的矛盾,创新了作物高产理论,其应用可能破解当前制约作物单产水平快速提升的瓶颈。
与此同时,我通过牵头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带领项目组在全国创造了22个作物超高产纪录和39个高效高产典型案例,建设示范基地27个,实现亩增效益100至200元;累计培训技术人员5088人、农民33793人;示范推广面积共计430万亩以上,技术辐射推广应用面积1000万亩以上。这有效带动了三大粮食作物大面积绿色丰产增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国外归来后,我一直倡导开放、交流、合作的管理理念,2019年担任作科所副所长期间,牵头组织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搭建智慧育种平台,为科企合作发展和人才合作共赢提供了平台、机制和资金支持,也为国家种业振兴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和技术储备。2023年担任作科所所长后,我主动谋划,推动改革创新发展,布局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等新兴学科,成立作物基因编辑技术中心,加快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立足“国之大者”,抓好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推进作物种质资源基础性工作;重视成果转化,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坚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轮驱动。为响应落实国家对国产大豆的重大需求,作为农业农村部大豆攻关技术执行专家组组长,我组织全所成立攻关组,梳理研究基础,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并细化了高油高产大豆攻关的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案,迅速开展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筛选、配套技术研发和前沿基础研究等工作。
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志。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从当初出国学习到回国为祖国效力,我实现了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的报国之心,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8月,我被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雨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