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食物的基础来源。在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新阶段,我们应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持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要坚持实事求是,建立“大耕地”管护机制;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构建全民参与保护监督模式;坚持市场调节,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粮食瓜果;坚持系统观念,共同推动建立大保护格局。
从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到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大食物观”的内涵不断丰富。
“大食物观”的提出,顺应了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营养健康,也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耕地是食物的基础来源。在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新阶段,我们应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持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各类食物的供需均衡。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以实现更高的效能和可持续性。笔者以为,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实事求是,建立“大耕地”管护机制。按照现行调查标准,耕地是指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农作物为主,每年种植一季及以上的土地,以及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耕地。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后严格落实占补平衡的情况下,耕地地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和植树造林。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8700多万亩即可恢复为耕地的农用地和1.66亿亩可以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为耕地的农用地。如果需要,这两类农用地可通过相应措施恢复为耕地,但要付出必要的成本。比如,将耕地的定义调整为“可耕地”,对占用耕地植树造林的即可恢复地类有序复耕的同时,将园地纳入耕地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还能避免优质耕地的流失。
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构建全民参与保护监督模式。农民对耕地的状况有着最为直接和深入的了解。作为保护耕地的一线主体,他们更关注耕地质量的变化和各类对耕地的破坏行为。各地可以通过给予农民相关支持政策、激励措施,引导农民更好参与到耕地保护监督中来,与政府部门形成合力,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比如,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过程中,要坚持群众参与、信息公开,充分考虑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等;引导农民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对耕地造成损害;推广使用“二维码”耕地保护监管,鼓励群众通过“扫一扫”对破坏耕地保护的行为、不实整改进行举报等。
坚持市场调节,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粮食瓜果。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者,是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受益者和守护者。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导农民种粮。要加大种粮补贴,通过奖励激励政策,增加农民种粮收益,让农民从种粮中获得更多实惠,从而减少耕地撂荒或转作他用的情况,稳定粮食生产。同时,鼓励林果业向山上、坡上发展,减少林果业对平原优质耕地的占用,进而将耕地更多地集中在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等重要农产品的区域,保障粮食生产等核心农业功能,促进农业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共同推动建立大保护格局。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要坚持以水定地,合理规划和调配水资源,因地制宜开垦耕地,确保耕地有足够的灌溉用水。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开垦导致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问题。要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和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还可探索开展“长在田上”耕地管护机制,让各级负责人深入一线,与基层田长共同分包责任田,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确保各类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作者单位: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责任编辑:何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