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业动态 » 正文

天不帮忙人努力——黄淮海地区全力以赴抗旱保夏播

发布日期:2024-06-2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王田  浏览次数:5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期,黄淮海地区高温持续,旱情凸显。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夏播作物的播种和保苗都极为不利。日前,农业农村部对河北、山西、山东、河南4省启动农业抗旱三级应急响应,同时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份,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各地采取了哪些措

近期,黄淮海地区高温持续,旱情凸显。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夏播作物的播种和保苗都极为不利。日前,农业农村部对河北、山西、山东、河南4省启动农业抗旱三级应急响应,同时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份,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

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各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抗旱保夏播?日前,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派出的科技小分队专家、种粮大户以及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负责人。

高温干旱双重“烤”验 大豆玉米需“解渴”

“从麦子变黄开始几乎没有下过雨,干等下去肯定要影响秋粮产量,我们最近都在想尽办法造墒播种。”山东省禹城市安仁镇齐庄村种粮大户张树军告诉记者,当地一个月没有降雨,对于夏播生产不利。

农谚讲,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源直接决定了庄稼的收成。近期高温干旱,让夏播作物面临巨大“烤”验。

“我们用高标准农田井水、沟渠水,抓紧时间灌溉。”看着流向田间的水,张树军暂时舒了口气,他告诉记者,自己的1000多亩地目前已经灌溉了80%。

虽然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但张树军依旧没有松懈。“净作玉米已经播种6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共600亩,现在是玉米播完了,还差200亩大豆。虽然播种下去了,但是水还是不够。”张树军说,如果后期不降雨,还是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我感觉今年是近些年来比较干旱的年份,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培强介绍,今年当地从麦收开始高温干旱,虽然小麦收完了,但是不利于大豆和玉米的播种。

面对旱情,禹城市多措并举、动员各方力量,全方位开展抗旱工作。“首先是加强和上级协调,进一步加大黄河水的引蓄、增加流量。其次是各镇街积极组织力量,打通‘竹节沟’、开挖‘碟子沟’,实现水系联通。”张培强介绍,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亟须适墒播种的实际,禹城市引导相关主体采取新打机井、逐级抬水、购买自走式喷灌机、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等方式,全力抗旱保苗。

“夏播作物主要是大豆和玉米,如果不能及时适期播种,将会影响后期作物生产。近期我们及时组织了玉米产业专家团和大豆产业专家团下沉黄淮海一线抗旱减灾。”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科技推广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已组织有关专家赴黄淮海大豆和玉米主产区开展抗旱保夏播调研指导,目前已经编制了“大豆抗高温干旱技术”明白纸、《黄淮海地区高温干旱情况下玉米播种及苗期管理技术意见》,切实保障大豆和玉米稳产增产。

今年5月以来,河南、河北等地经历了70天无有效降水的干旱天气,降雨较同期偏少70%。“黄淮海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当地玉米播种及苗期长势产生较大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产业专家团副团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李从锋介绍,目前部分地区种植大户受灌溉条件限制,玉米播种后轮灌周期较长,播种后无法及时出苗,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及时进行抗旱播种和苗期管理。

多措施造墒抢墒 尽全力出苗保苗

灾害年年有,年年灾不同。农业生产与自然天气自古以来“相爱相杀”,虽然天不帮忙,但是人很努力,各地正采取多种措施对抗高温干旱。

“麦收时,每天最高气温都超38摄氏度,现在小麦进入收获尾期,收完小麦要种玉米。在高温影响下,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抢收抢种。”河北省霸州小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瑞敏告诉记者,今年计划种植9000多亩玉米,目前已播种2000亩,剩余7000亩正在抓紧时间抢播。

面对高温干旱,种粮大户与小户造墒措施不同,但都可以抗旱保苗。“一般小农户收割完小麦后使用喷灌增墒的方式进行免耕播种,种植大户则是采用从收割到犁地、耙地,播种后利用滴灌滴水出苗的方式进行抢播抢种。”刘瑞敏说,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播种进度,确保能播尽播、种足种满。

“每到这个时期我省南部基本都会遇到高温干旱,对此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抗旱保苗。”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处长严春晓告诉记者,河北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与灾害发生特点,制定完善了《2024年农业防汛抗旱工作方案》等预案,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制定农业灾害防范应对措施。同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动员各地、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大力量投入农业抗旱救灾工作。

动员及时,技术也跟得上。“对于实地发现的夏播存在的困难问题,我们指导农户抢时抢墒播种,推广坐水点种等抗旱保墒技术,落实播后及时补浇‘蒙头水’等措施,加快播种进度。”严春晓表示,接下来将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情况,做好抗旱各项准备,“如果持续不下雨,等7月我省进入雨季,将会指导农户种植短生育期品种,确保面积落实到位。”

“我们实地调研了河南、山东及河北等地,目前豫北地区有灌溉条件的地方都没有问题,山东济宁等地大部分农民都会主动灌水。但是干旱影响最大的其实是种植大户。面积小地块浇水快,面积大有的需要等一个星期才能浇上水。”李从锋介绍,抗旱尤其要注意种粮大户的需求,灌溉要及时。

出苗要早也要好。“要尽量在有水源条件下及时对播种的玉米田浇‘蒙头水’,保证早出苗。播种出苗地块应根据出苗情况及长势适时进行第2次灌溉,避免高温干旱的影响。”李从锋建议,种植户在早上或傍晚时段进行浇水,减少水分蒸发,避免中午前后灌溉,积水地块容易造成高温烫伤玉米苗。

“苗期发生干旱,也是多种害虫的多发期。”李从锋还建议农民选择在傍晚无风时间段,及时喷施杀虫杀菌剂,做好病虫害防治。

春争日,夏争时,农时不等人。据介绍,目前黄淮海区域已完成80%的玉米播种,黄淮海南部、中部地区基本完成播种工作,其中玉米灌溉地区已出苗地块占80%;玉米滴灌区出苗正常,已出苗地块占50%。

科技指导不停歇 后期要防控病虫害

连日来,安徽省凤台县尚塘镇科技特派员在酷热的阳光下,指导村民科学抗旱造墒保夏种。村民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把一台台喷灌设备运到沟边井边装机调试作业,为饥渴的土地送去甘泉。

“我们合作社托管当地6000余亩土地。从5月底麦收结束到现在半个多月时间,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每天都组织40多名社员,分5个抗旱点,动用柴油机械和电力抗旱设备10多台(套),吃住在田间地头,24小时不停歇,抗旱造墒保夏播。”尚塘镇安圩村硕博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效龙,草帽下黝黑的脸上汗滴不止。他介绍,目前合作社已造墒七成以上,抗旱抢墒或造墒播种水稻、花生、玉米等夏粮作物面积占抗旱面积的95%以上。

面对旱情,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落实农技包联制,立足抗高温、抗大旱,深入田间地头,“点对点”“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实地发现解决夏播存在的困难问题,指导农户抢时抢墒播种。

6月中旬,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产业专家团组织有关专家赴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大豆重点生产省份,开展抗旱保夏播调研指导,深入田间地头传授农民大豆抗旱保苗技术措施,保障大豆稳产增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产业专家团团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存祥建议,土壤墒情差且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切勿盲目播种,可适当推迟大豆播期,根据天气情况雨后趁墒播种,如果6月25日以后播种应及时更换生育期稍短的早熟品种。吴存祥说:“大豆与玉米不同,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出苗比较容易,大豆是双子叶植物,出苗的时候子叶要出土。大豆不能浇‘蒙头水’,浇完‘蒙头水’土壤容易板结,大豆不能出苗。”

吴存祥建议,要选择抗旱性强、丰产性好的中小粒型大豆品种,提高干旱条件下大豆出苗率,对于具有喷灌和滴灌条件地块,尽早播种,播后立即喷灌或滴灌,对于漫灌地块,先浇足底墒水再播种。

“黄淮海南部夏播较早的地区大豆已经出苗,由于干旱易引发田间虫害加重,对于此类地块,建议尽快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田间防虫。”吴存祥说,对于已长出复叶的大豆田,要注意防控杂草。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旱情、墒情、苗情调度,协调相关部门统筹调配和科学调度抗旱水源,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记者王田)

责任编辑:何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