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06-2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丛晓男  浏览次数:65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绿色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单纯依赖要素驱动、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为此,必须推进以绿色发展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培育具备绿色动力的新质生产力。绿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

绿色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单纯依赖要素驱动、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为此,必须推进以绿色发展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培育具备绿色动力的新质生产力。

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固有属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依托绿色引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能,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其既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又顺应自然规律,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等科学论断一脉相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富有绿色内涵的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对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一是能源清洁转型步伐加快。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5.85亿千瓦,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2.9%,同时,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下降。我国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2012年至2023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26.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超35%。

二是产业生态化转型持续推进。各行业、各地区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重点行业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在绿色制造方面,我国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5095家、绿色工业园区37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05家、绿色制造专业化服务机构500多家。

三是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建立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陆续涌现出浙江安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山东东营盐碱地生态修复及生态产品开发等典型案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是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和最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量产能全球占比均超80%;风电机组制造产能约占全球六成,全球前10名风电整机企业中有6家来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当前,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未来,需以绿色为支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一,大力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围绕“双碳”目标和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布局大规模储能、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新一代光伏、新型电力网络、新污染物治理、高效节能降耗等技术研发。

第二,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推广应用先进绿色技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大对绿色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升级支持力度,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升产业绿色效益和竞争力。培育壮大绿色新兴产业,巩固提升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竞争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打造世界级绿色先进制造业集群。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大力推动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开发,开辟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新领域。

第三,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和产业优势。将绿色生产力发展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中国产品、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加快构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有序推进风电、智慧能源、储能等领域产业链合作。

第四,强化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保障。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建立支持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绿色低碳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快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改革,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全方位赋能绿色生产力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朱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