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河南省兰考县三义寨引黄总干渠渠首右岸黄河滩区,三义寨提水泵站将黄河水抽入商丘干渠。李恒 摄(新华社发)6月16日,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杜郎口镇百姓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浇水造墒。马红坤 摄(中经视觉)
6月以来,西北、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河南、山西、山东、安徽、陕西、河北、江苏、甘肃8省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当前正值“三夏”关键时期,随着夏收快速推进、夏播全面展开,土壤缺墒情况逐步显现,旱情发展较为迅速,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明显增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如何?旱情又将如何发展?针对旱情,水利部门该怎样防御?水利工程发挥了哪些作用?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抗旱供水总体可控
夏收连着夏种。6月初,河北省成安县李家疃镇钟楼寺村村民郭玉叔收完麦子后,由于地里太干,玉米种子迟迟下不了田。截至6月15日,全县轻旱面积达15万亩、重旱面积达0.2万亩,浇地成了农户的心头大事。
50多公里外的岳城水库,是成安县农业灌溉用水最主要的水源。“前段时间,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让渠道里的水流量只有3至4立方米每秒,好多村民的地一直没有水浇灌,玉米播种晚了四五天。”成安县水利局四级调研员崔新玲介绍,为保障群众的灌溉用水,6月11日,岳城水库下泄流量增至40立方米每秒,6月13日又增加至60立方米每秒,“这意味着每天有500万立方米水入渠,上下游的灌溉用水都有保障了”。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当前,夏种已进入高峰期,玉米等作物处于播种、出苗期,正是需要水的时候,还有一些待播耕地也需要好的墒情保障。”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一级巡视员张敦强说,针对近期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高温少雨天气,水利部指导各地按照“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的要求,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抗旱主力军作用,优化配置水资源,做好作物灌溉和待播耕地补墒。
一方面,对旱情及灌溉进度进行滚动调度,摸清已播作物生育期灌溉需求和待播作物缺墒情况。指导督促地方以大中型灌区为单元,科学制订供水计划,提前做好应急供水预案。当前,河南省已有230处大中型灌区开闸引水,累计引水8.2亿立方米,累计灌溉近700万亩;山东省计划引水23.1亿立方米,已灌溉引水7.8亿立方米。
另一方面,指导各地结合水文气象预报信息、土壤墒情、种植结构等滚动预测需水量,科学制定并动态优化灌溉方案,应灌尽灌。充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手段,根据雨情水情土壤墒情,优先保障旱情严重地块灌溉。比如,山东省位山灌区坚持多水并用,运用数字孪生技术、遥感技术分析旱情和需水模型计算作物用水需求,通过远程闸控系统调节水位,集中节约灌溉,有效保障了70万亩玉米等灌溉用水。
大中型灌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部6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旱地区共有417处大中型灌区,当前已灌溉水量达13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旱情,为秋粮丰收提供了支撑。
水资源调度有力有效
未来一周仍是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夏大豆的适播期,充足的水源关乎农作物幼苗的成活。
为保障抗旱用水需求,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局决定自6月15日12时起,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由1500立方米每秒加大至1800立方米每秒,全力支持保障黄河中下游应急抗旱供水。这是6月6日以来,小浪底水利枢纽第六次精确提高下泄流量。
“黄河流域旱情发生以来,我们调度包括小浪底水库在内的流域控制性水库全面进入抗旱调度模式。”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马永来说。
在丰水期科学蓄水,在枯水期按需下泄,满足下游用水需求,是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重要作用之一。据了解,6月上旬,黄河河龙区间、汾河、北洛河、伊洛河、沁河来水偏少40%左右。小浪底水库充分发挥蓄丰补枯的径流调节作用,根据下游引黄灌区旱情发展变化,精准对接各引黄涵闸引水能力、供水对象、用水需求和用水时段,动态调整水库下泄流量,塑造适宜的河道流量。统计显示,小浪底水库自6月12日启动Ⅳ级应急响应以来,已累计下泄水量4.84亿立方米,有效支援了受旱灌区抗旱用水。
面对近期华北、黄淮等地旱情的发展形势,作为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引调水的超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也全面进入抗旱调度状态。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督察专员尚全民介绍,旱情发生以来,水利部调度南水北调工程全力支持沿线地区抗旱保供水工作。截至目前,中国南水北调集团通过中线工程退水闸向平顶山市等地应急抗旱供水0.5亿立方米。协调东线公司累计为山东省调引抗旱应急水量3.94亿立方米,为江苏抗旱调水22天、5.36亿立方米。此外,利用东线一期北延工程等为河北增加运河漕蓄水量近2600万立方米,其中,漕蓄东线一期北延水量1400万立方米,可供河北省用于近期抗旱。
“旱情发生后,我们组织制定了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控制性水工程抗旱调度方案,各骨干工程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确保调度的流量、水量满足旱区抗旱需求。”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总体上看,通过水利工程的调水、引水、提水、供水等综合措施,各级水利部门有力保障了旱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发挥了抗旱主力军作用。
做好准备抗大旱长旱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受厄尔尼诺现象滞后等影响,今年汛期(6月至8月),高温少雨、暴雨洪水等极端事件可能多发频发重发,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旱情发展,6月14日,水利部发布干旱黄色预警,针对河北、河南两省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Ⅲ级。
造成这次旱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尚全民分析,一方面,降水总体偏少、气温偏高。5月以来,河南、江苏、山东降水偏少五至八成,陕西、山西、安徽、甘肃、河北偏少一至四成,陕西中部、山西中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连续30天至80天无雨。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天数达13天至29天。
另一方面,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偏少,部分中小水库蓄水不足。5月以来,旱区内主要江河来水偏少二至八成,其中黄河中下游干流偏少一至三成,河南淮河上游、洪汝河、沙颍河来水偏少四至六成,山西汾河、漳河上游、沁河来水偏少三至七成。旱区重点水库灌溉供水水源总体有保障,但旱区部分中小水库蓄水明显不足,其中山西运城偏少六成,安徽蚌埠、池州、黄山、滁州偏少一至三成,陕西商洛、汉中、延安、西安偏少二至五成。
同时,部分地区耕地土壤缺墒严重。当前,河南信阳、驻马店,山西运城、临汾,山东济南、临沂、潍坊,安徽阜阳、亳州,陕西榆林、延安,河北邯郸、邢台、衡水、保定,江苏淮安,甘肃酒泉等地土壤中度以上缺墒。当前华北、黄淮等地夏播全面展开,前期持续少雨导致的土壤缺墒情况逐步显现,而近期高温又造成了土壤失墒加剧,受旱范围迅速扩大。
“未来10天,受旱区将有降雨过程,对缓解旱情有利,但考虑到前期受旱范围广、灌溉需水量大,部分地区旱情仍有可能持续。”陈敏表示,水利部将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统筹当前和后期抗旱用水需求,精细实施流域骨干水工程抗旱调度,精准对接城乡供水和灌区灌溉需求,全力保障粮食安全。(记者吉蕾蕾)
责任编辑: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