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销对接 » 正文

农业贸易百问|甘肃定西马铃薯究竟好在哪里?

发布日期:2024-06-17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作者:董彦文  浏览次数:4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定西马铃薯”是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国十大魅力农产品荣誉称号,受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列入农业农村部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是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甘肃定西马铃薯也以其口感醇香、软糯绵砂享誉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那么,定西马铃薯究竟好在哪里呢?一说环境。定西地处青藏高原下延区与黄土高原抬高延伸区交会地带,复杂多样的地

“定西马铃薯”是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国十大魅力农产品荣誉称号,受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列入农业农村部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是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甘肃定西马铃薯也以其口感醇香、软糯绵砂享誉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那么,定西马铃薯究竟好在哪里呢?

一说环境。定西地处青藏高原下延区与黄土高原抬高延伸区交会地带,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是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这里气候温凉,年均气温7℃左右,昼夜温差大,年降水35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自然降水规律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需水规律基本吻合。干旱少雨但与马铃薯生长雨热同期的气候资源,为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既有利于马铃薯增产,也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和疫病抑制,对性喜冷凉的马铃薯生长极为有利。

二说土壤。定西耕地土层深厚,农田环境条件较好,土壤以黑垆土为主,还有少量红黏土和沙壤土,质地疏松,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和透气性适中,有机质含量在1.5%~3%之间,大部分土壤富含钾素,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定西所产马铃薯个大质优、口感醇香、耐运耐藏,是加工的上好原料和鲜食的首要选择。

三说文化。定西种植马铃薯已有200多年历史,马铃薯一经扎根广袤陇原大地,便深度嵌入到陇中儿女生产生活之中,同定西人民一路相伴,助力他们战胜饥荒与贫困,走上了全面小康的奋进之路,在陇中这片热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传奇和辉煌。定西人民对马铃薯有着深厚的感情,始终保持着爱种、爱吃马铃薯的习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铃薯饮食传统文化,孕育了“敦厚、包容、自强、坚韧、奋进”的“马铃薯精神”。创作的一批诗歌、散文、书法、绘画、剪纸、戏曲等文艺作品,为“定西马铃薯”产业注入文化元素、厚植文化底蕴。

四说品质。定西市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创新推动农机农艺结合,形成了“黑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生产体系,打造绿色化、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核心区、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和标准化辐射带动区,让定西马铃薯品质得到保证。定西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含量24%~30.7%、淀粉含量19%~24.3%、蛋白质含量1.2%~2.4%,糖类含量1.5%左右、矿物盐类含量1.1%左右。

五说品种。定西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已形成规范完善、全国领先的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全市收集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1500余份,累计登记马铃薯新品种11个。建成马铃薯脱毒基础苗生产供应中心,应用推广椰糠栽培、雾培技术等多项新技术,从源头上提升马铃薯品质。培育马铃薯种薯企业36家,原原种生产能力超过16亿粒,优质种薯生产能力200万吨以上,建成D级洁净组培室41740㎡、雾培系统5900㎡、改造高架苗床49万㎡。主要生产品种有新大坪、陇薯7号、陇薯10号、费乌瑞它等种薯品种42种,能够满足市场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

六说品牌。定西市安定区被命名为“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马铃薯之乡”,渭源县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定西马铃薯”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荣获全国十大魅力农产品荣誉称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市有效期内马铃薯及其制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53个;注册马铃薯品牌商标117个,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记注册产品5个。“定西马铃薯”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定西市安定区“育种繁种制种全链发力、小土豆迎来新‘薯’光”被评为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定西马铃薯“品牌引领产业升级‘薯’光照耀陇中大地”荣列2022年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定西马铃薯”列入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七说研发。依托科研院所和企业建成了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变性淀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铃薯与特色果蔬速冻和精淀粉四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甘肃省变性淀粉工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马铃薯重点生产加工企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覆盖。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2家,全市马铃薯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现运行的马铃薯地方标准21项。

八说产品。定西马铃薯产品由精淀粉发展到高档休闲食品、新型工业产品,形成“吃干榨尽”式循环链条,开发了定西马铃薯诸多衍生产品。全市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8家,加工能力达96万吨。近年来,定西立足马铃薯产业发展基础优势,以工业化为引领,着力发展“定西宽粉”产业,以马铃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经过拌和、压型、熟化、冷却、切条、漂洗、解冻和晾晒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以“薄、滑、劲、透、香、辣、爽”享誉市场,消费者认可度高,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今年以来,“定西宽粉”作为“天水麻辣烫的灵魂伴侣”火爆出圈,据京东《甘肃天水麻辣烫消费观察》显示,“定西宽粉”位居成交额榜首。

九说规模。定西马铃薯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河谷川水区优质菜用型和加工专用薯、高寒阴湿区优质菜用型和脱毒种薯、干旱半干旱区高淀粉型和优质菜用型三个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布局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产量超过500万吨,标准化种植占90%,2023年建成万亩以上基地18个22万亩,千亩以上基地148个36万亩。

十说储运。全国首个国家级马铃薯批发市场建成投入运营,建成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安定综合交易中心、安定巉口、渭源会川、岷县梅川等6个较大规模专业批发市场,培育中小型市场50多个,发展从事马铃薯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525个、家庭农场105个。建成专营马铃薯及其制品的销售网店2800多家,全市已建成各类贮藏窖(库)95万座,贮藏能力突破375万吨。同时,定西地处兰西城市群、成渝经济圈战略腹地,距省会兰州98公里,陇海铁路、兰渝铁路、宝兰高铁和国道G30连霍高速、G22青兰高速、G75兰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定西马铃薯”及其制品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

数据来源:定西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单位:定西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何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