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福建南平:铆“竹”干劲 奏响富美新南平“竹之歌”

发布日期:2024-06-15  来源:闽北日报社  作者:吴建琼  浏览次数:86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穿行在竹林里的“小火车”满载鲜笋下山,鲜笋旺销的时节,新铺设的竹山轨道帮了笋农大忙;在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论坛上,区域公共品牌——邵武“武夷竹立方”获评品牌价值202.37亿元,充分展现了其在竹产业领域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入口、光泽县寨里镇境内的玲珑竹桥,获评桥梁界“诺贝尔奖”——亚瑟·海顿奖,成为了“新晋网红

穿行在竹林里的“小火车”满载鲜笋下山,鲜笋旺销的时节,新铺设的竹山轨道帮了笋农大忙;

在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论坛上,区域公共品牌——邵武“武夷竹立方”获评品牌价值202.37亿元,充分展现了其在竹产业领域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入口、光泽县寨里镇境内的玲珑竹桥,获评桥梁界“诺贝尔奖”——亚瑟·海顿奖,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前不久,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超市·福建特色商品专区上线,南平首批42家竹企入驻,完成上架商品超过400件(套),南平市竹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

“武夷竹立方”生态科创馆内景。(罗光耀 摄)

南平,素有“中国竹乡”之美誉,竹林面积652.7万亩,全国每十根毛竹,南平就占一根。长期以来,福建省南平市牢记嘱托,聚焦“一根竹”资源优势,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以统筹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文化”四篇文章,推动“全竹利用”“全链开发”,努力“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做优“一产”上,南平市持续完善竹山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留笋养竹、竹阔混交等丰产措施,成立竹业新型经营主体、竹山流转经营等方式,有效保障(笋)竹原料供给,同时,推动构建三级加工体系,建成竹材分解点、初级加工小微园及谋划建设“两徐”国家级竹经济产业园等精深加工园,合力夯实竹产业资源基础。

——做强“二产”上,南平市强化竹企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竹产业重点技术“揭榜挂帅”“赛马”攻关机制,开展竹材防腐防霉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致力竹采伐、竹山运输等设备研发,并发挥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平台作用,持续开展竹“产业体检”,梳理链条、培育龙头、延链聚群等,通过科技助力竹产业拔节向上。

——做大“三产”上,南平市推进“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设,建立《竹产品推广目录》,先行试点引领示范,同时聚焦“竹文化”,着力促进竹文化与茶文化、朱子文化融合,积极开发竹观光、竹康养文旅新业态,推广竹空间应用场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武夷山)竹业博览会、首届“中国·海峡”武夷竹产业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等,借助文化赋能竹产业“百花齐放”。

1月5日,首届中国(武夷山)竹业博览会在武夷山茶旅小镇会展中心正式开馆。(张行健 黄杰敏 摄)

全竹利用,铆“竹”干劲,做活产业。南平先后获评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中国竹工机械产业基地等,南平市竹产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列,产业带动力强劲。竹子这一“土特产”,正成为南平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这段时间,在南平青年“夜话”谈笋竹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青年说(竹产业专题)等活动上,拥有活跃思维和富有创新理念的青年人正积极出谋划策——

“在武夷山水茶空间中推广竹包装茶叶”“加大笋新品研发力度,推出一系列方便快捷的绿色食品”“加快引进竹咳嗽糖浆企业进一步延伸竹产业链”“深挖年轻人消费潜力,打造竹林营地等,以满足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他们的建议被一一记录,也正被逐一细化落实为一条条举措,为南平市的竹产业全链条、全业态、全方位发展增添“薪火”。

盛夏,竹林若海,绿波荡漾。立“竹”资源、做“竹”文章,南平将始终坚持纵向延伸竹产业链条、横向促进竹产业融合,切实做好“一根翠竹”接“二”连“三”的产业文章,持续奏响富美新南平的“竹之歌”。

作者单位:闽北日报社

责任编辑:陈冰倩 张红秀 孙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