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北疆绿色长城在加固 1年造林种草4000万亩

发布日期:2024-06-1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胡璐  浏览次数:3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古有万里长城,今有绿色长城。在我国北方辽阔的疆土上,一道绿色长城正在不断加固。国家林草局最新信息显示,仅一年时间,“三北”工程攻坚战完成造林种草约4000万亩。始筑于1978年,历经40多个寒来暑往,这里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风沙屏障,护卫着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三大区域人民的家园。北京南郊观象台沙尘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北京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多达

古有万里长城,今有绿色长城。

在我国北方辽阔的疆土上,一道绿色长城正在不断加固。国家林草局最新信息显示,仅一年时间,“三北”工程攻坚战完成造林种草约4000万亩。

始筑于1978年,历经40多个寒来暑往,这里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风沙屏障,护卫着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三大区域人民的家园。

北京南郊观象台沙尘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北京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多达26天,20世纪90年代以后明显下降。

专家认为,这与兴建的三北防护林息息相关。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成就瞩目。但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如同滚石上山,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提出“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

闻令而动!

如今,“三北”工程进入六期工程建设期。容易治理的已经治理了,剩下的多是立地条件差、必须攻坚的“硬骨头”。

“硬骨头”怎么啃?

变“单打独斗”为“抱团作战”

过去治沙多数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各治各的,一些省市县交界处容易留下林草带断档盲点。

“三北”工程攻坚战打响后,涉及毛乌素沙地治理的四省区五市开展联防联治,今年新开工的重点项目全部向边界和上下风口靠拢;内蒙古、辽宁协同打造科尔沁沙地南缘的跨省区锁边林草带;内蒙古阿拉善盟、宁夏中卫市、甘肃民勤县在腾格里沙漠省界处开工建设阻沙生态防线。

完善顶层设计、协调安排特别国债和专项补助资金、加强林草生态用水保障……各部门各地同向发力,共同推动了“三北”工程攻坚战良好开局。

科技治沙提升效能

在宁夏中卫,工业化生产“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相比人工扎草方格可提高工作效率60%;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机械压制沙障速度更快,扎稻草的深度也让抗风固沙能力更强。

从种苗到技术再到机械,越来越多的治沙新品种新科技得到应用,提升了效能。

“沙里生金”,探索可持续路径

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片区,新疆、甘肃等地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带动优质牧草生产、畜牧业养殖、肉苁蓉生产加工等产业,构筑治沙又致富的生态防线。

“三北”工程是一项时间长、多线作战的大工程,除了国家加大投入力度以外,发挥内生动力、引入多方资本同样重要。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30年,“三北”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和沙化土地治理率将明显提高,乔灌草结构更加合理,防护体系将更加稳定。

已越关山,再眺雄峰。这将是一道更加坚固的绿色长城,更是一条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记者胡璐)

责任编辑:张媛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