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有意思”的动物究竟有没有“意识”

发布日期:2024-05-28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尹传红  浏览次数:105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5月12日早晨,绵绵细雨消停之时,我们走进了浙江宁波野生动物园里的“国宝秘境”。刚踏上两侧布有金属丝网的空中通道,就听闻前方人群里传来一阵呼喊。循声望去,只见左前方木垛子上躺着一只肥硕的猴子,其身后小猴像是在给它挠痒痒。我们贴近时,那只大猴子忽然坐起身来,张嘴露出了獠牙,一副凶狠的样子,鼻子都看不见了。我认出,这是我国特有的川金丝猴。此

5月12日早晨,绵绵细雨消停之时,我们走进了浙江宁波野生动物园里的“国宝秘境”。刚踏上两侧布有金属丝网的空中通道,就听闻前方人群里传来一阵呼喊。循声望去,只见左前方木垛子上躺着一只肥硕的猴子,其身后小猴像是在给它挠痒痒。

我们贴近时,那只大猴子忽然坐起身来,张嘴露出了獠牙,一副凶狠的样子,鼻子都看不见了。

我认出,这是我国特有的川金丝猴。此一“国宝”因没鼻梁子,鼻孔仰面朝天,又有“仰鼻猴”之别称。这适应于高海拔地区环境的鼻梁骨退化,有利于减少其在稀薄空气中呼吸的阻力。

刚才,那只川金丝猴似乎是被人们搅了好梦,才表露出“威慑”的姿态。据说,这种猴子不友好的表达方式,是瞪着对方并闭着嘴发出“咕咕”声;如果对方也回瞪一眼,接下来很可能就要大打出手了。

我们继续朝前走,到了空中通道的另一侧,眼见一只体形偏瘦的川金丝猴缓缓走来,竟是一副龇牙咧嘴、似笑非笑的喜庆样子。正当我们议论这猴儿是不是真的在笑时,它突然来了个倒立,也像是顺嘴喝了一口地上的雨水。莫非是跟观赏它的人们逗乐?

5月12日早晨,宁波野生动物园里,几只川金丝猴的自发“表演”。尹传红 摄

我拍下了这一场景,并把照片发给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动物学博士张劲硕。捎带告诉他,《自然》杂志最近报道,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蜜蜂等昆虫表现出某种形式的意识。乌鸦、黑猩猩、大象和其他许多鸟类与哺乳动物的行为方式表明它们可能有意识。前不久,不同领域的40余名科学家签署了《纽约动物意识宣言》,呼吁重新思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张劲硕博士回复说,那只撅着屁股像倒立的川金丝猴,其实是在喝水,并舔食地面上的矿物质,而非有意识地逗人玩儿,因为金丝猴的智商还达不到那么高。不过,对于动物意识这个问题,学术界确实已经作出了基本肯定的回答。毫无疑问,大型类人猿和一些灵长类动物是有意识的。这个意识,包括自我识别的意识,比如说动物在镜子当中,它知道那是它自己。

我也把问题抛给了环境保护学者、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原副主任郭耕。他是北京濒危动物中心的第一位饲养员,1988年首创该中心金丝猴繁殖纪录。他告诉我,在跟金丝猴“亲密接触”的那段岁月里,他曾亲眼见识过一只金丝猴用假动作、假声音和假信号把其他同伴骗走,然后独享美食的历程:“当年我喂金丝猴,主食是大路货——树叶,但是也会有少量的精料,比如说花生豆。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儿看见我开始喂花生豆了,突然‘巴嘎’大叫一声。这可是金丝猴报警时的‘专用语’,众猴听见掉头就逃,只剩这只喊‘狼来啦’的小家伙,安然在我面前享用独食。”

郭耕研究员还忆起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当年他喂养的金丝猴产了一只小猴儿,但是产后不久就死掉了。“这只母猴连续一个星期舍不得把这只小猴放手扔下,一直抱在怀里,都抱成一个木乃伊了。这种慈母般的难舍难弃,令我们深为感怀,但又不能不作处理……”

这几个有趣的动物故事,让我想起了珍·古道尔的研究经历和科学发现。这位英国动物行为学家早年以对黑猩猩群体生态的观察和研究而闻名。她发现,黑猩猩具有许多与人类相近的行为和智力,以及能够利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能力;还观察到黑猩猩之间存在许多人类般的动作,比如拥抱、接吻、互相拍背和抓痒。她认为这些动作是能维持黑猩猩家庭与族群成员间亲密和亲情的纽带,且能在它们50多年的寿命期间一直延续。这也是科学界第一次提出,人类与黑猩猩的相似性并不仅仅存在于基因层面,更体现在情绪、智力、家庭和社会关系等方面。

我们人类真的是生物链中最聪明的吗?科学家已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所说的智慧,是指适应环境而得以生存的能力、工具的使用,以及记忆、自我意识或有效的交流方式,那么,许多“智慧动物”都会让我们大吃一惊,譬如可以学习符号语言的灵长类动物,通过复杂的飞行方式来引介食物位置的蜜蜂,能够记住完整通行路线的昆虫,通过运动进行交流的鱼类,等等。

事实上,已有大量证据表明,人类并不是唯一拥有产生意识的神经基质的动物。非人类动物在意识状态下具有神经解剖、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理的基质元素,以及表达意向性行为的能力。

法国哲学家多米尼克·莱斯泰尔说过,“动物的智慧并非进化不充分的人类智慧,它是不同于人类智慧的智慧”。

在我们心目中“有意思”的动物,究竟有没有“意识”呢?回答好这个问题,或许取决于我们对“意识”的定义。

责任编辑:刘凯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