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原来广西人在古代就已经实现“水果自由”了

发布日期:2024-05-27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作者:关禾  浏览次数:156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进入夏天,全国各地的人们对时令水果的需求又旺盛了起来。在一众被消费者封为“钱包刺客”的高价水果中,却有一股水果界“清流”,那就是广西水果。广西水果不仅产量大、质量好、种类全,还有不少北方闻所未闻的稀有品种,更重要的是物美价廉,不少网友直呼想去广西体验“水果自由”。这就不得不令人好奇:广西水果为何能如此便宜?量大价优,广西风土的先天优势

进入夏天,全国各地的人们对时令水果的需求又旺盛了起来。在一众被消费者封为“钱包刺客”的高价水果中,却有一股水果界“清流”,那就是广西水果。

广西水果不仅产量大、质量好、种类全,还有不少北方闻所未闻的稀有品种,更重要的是物美价廉,不少网友直呼想去广西体验“水果自由”。这就不得不令人好奇:广西水果为何能如此便宜?

量大价优,广西风土的先天优势

虽然山东常年占据苹果、樱桃等果品的第一把交椅,陕西也以盛产柿子、石榴、猕猴桃而闻名,但唯有广西被赋予了“水果王国”的称号,这可不是空有虚名。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广西水果总产量达3080.07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2%,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一。光看这个数字,可能感受不到广西“水果大省”的称号有多名副其实,那就来做个换算吧:按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的14.43亿总人口来看,广西去年一年为全国每人生产了42斤左右的水果。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广西水果的价格之所以能被“打下来”,和产量有着直接关系。而这种物华天宝的先天优势,得益于广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广西地处祖国南缘,横贯其中的北回归线给了当地最好的香与蜜。广西纵跨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个温度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在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区域,太阳辐射强度大,热量丰富,降水量充沛,夏长冬短,温度较高,农作物生长季特别长。广西境内山川连绵,中部多丘陵,四周也被高原和山地环绕,河流分布广阔,水力资源丰富。尽管这样的地形不适宜蔗糖、海产品加工、建材等广西支柱产业的发展,却给果树种植提供了广阔空间。既不受气候条件约束,又不受地形局限,农民家家户户、村村寨寨都能发展水果业。因此,广西具有适宜种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果的优越条件。

广西的果树多到什么程度?北方城市里的行道树多为落叶乔木,西南城市里的行道树多为常绿乔木,但广西路边的绿化带却种满了芒果树和菠萝蜜树。每到初夏,广西街头林荫道上的荔枝、菠萝蜜、芒果等水果挂满枝头,走在路上,还得小心“天降水果”砸中脑袋。这样的广西,水果想涨价都难。

古代广西,早已解锁“水果自由”

广西果树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人工栽培果树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广西的水果生产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古人把一些野生果树驯化为人工栽培,还把某些南亚热带果树移栽过来,进行风土驯化,促进起苗、运输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东汉杨孚的《异物志》就记述岭南已有荔枝、龙眼、柑蕉、橄榄、余甘等果树,详细记载了各种水果的性状与食用价值。1978年,贵港市罗泊湾汉墓出土了桃、李、橘、梅、橄榄、人面果等已经碳化的果实,一个铜锅内还盛满了完整的荔枝果皮与果核,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荔枝标本。这些史料遗存证实了汉代广西荔枝等水果生产已相当普遍,甚至被作为随葬品。

为了吃到新鲜的广西水果,汉皇室还将岭南果苗移栽到皇家林苑。《三辅黄图》记载了一个故事: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回到长安,不仅带回了胜仗的消息,还带回来不少在长安极为稀奇的果树苗。汉武帝把果树苗运到长安郊外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以荔枝为名,修筑了一座“扶荔宫”,专门用于栽种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有甘蕉12株,留术子10株,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柑橘各百余株。

其中,汉武帝最喜欢的就是荔枝,命人在庭院正中移植了上百株。可南方的荔枝树苗无法适应中原的风土气候,没有一株活下来。汉武帝不死心,一棵荔枝树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棵岭南的荔枝树苗随时准备移植过来。终于,有一株荔枝树枝叶茂盛了,虽然始终不结果实,汉武帝依旧当成宝贝珍惜着。一天,这棵“独苗”突然枯萎,汉武帝终于意识到这种不顾环境条件的种植方法只有无果而终,放弃了在长安移植岭南水果的想法,改成派官员从岭南邮送到宫中。

我国现存最早的植物文献之一《南方草木状》记述,在魏晋时期,荔枝、龙眼、柑橘,是广西最主要栽培的果树。魏文帝也说:“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到了唐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水果业的进步。在岭南水果中,以荔枝最为驰名,人们对荔枝的果品性状和食疗作用都有了解,在鲜荔枝的采摘、保鲜、运输技术上也有相当的水平。《资治通鉴》记载杨贵妃得宠后,唐玄宗每年都命人从岭南送荔枝到长安,还能保持色味不变。当时的交通条件,只能是快马运送,从南方把鲜荔枝运到长安,即使是千里驹,也要七八天才可能到达,杨贵妃能吃上广西鲜荔枝,足见唐代的水果保鲜技术水平相当高。

还有不少文人墨客为广西水果而吟诗歌颂。唐代诗人白居易吃了鲜荔枝后感想万千,挥毫写下“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的著名赞颂诗句。当时广西的柑橘也有较大发展,柳宗元在广西柳州任刺史时,提倡发展柑橘,他在城西北亲自种柑橘200多株,并撰写了著名的《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明清时期,中西交通发达,不仅广西境内的果树资源得到进一步发展,还从国外引入不少果树新品种,如芒果、凤梨、番木瓜等,也开始在广西推广栽种。

这一时期的书籍对水果的食用价值与药用功能以及加工制作等均有了进一步描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对菠萝蜜有记载:“菠萝蜜生交趾,南邦诸国,今岭南、滇南亦有之。”明方瑜纂辑的《南宁府志》记载了广西柑橘的不同种类:“有蜜团、狮头、金柑数种……大六七寸,皮薄而籽少者佳。”明林希元编纂的《钦州志》记述了广西钦州市盛产的柿子,柿子个头比柑橘还大,瓤很甜,有牛心柿、山柿、和合柿三种。清朝《广西通志》记载,广西的梨虽不如北方,但这里的青皮梨风味独特,怀远县(今三江县)的梨更是精品,有重几斤的大梨。

可见,古人已经广泛享用广西水果,不仅实现了“水果自由”,还特别追求质量上乘的水果,这种对美味的热忱丝毫不输现代人。广西如今的著名特产沙田柚就是清乾隆年间广西容县培育的优良柚子品种,原名羊额籽。羊额籽进贡给乾隆之后,皇帝大赞其味甜如蜜,因此柚为沙田村产出,遂赐名“沙田柚”。19世纪30年代,沙田柚已远销港澳、东南亚、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地,被视为中国“珍果”。

一骑红尘,广西水果走四方

改革开放后,广西出台各种鼓励发展水果生产的优惠政策,实行联产承包,签订责任合同,开放市场、搞活流通,广西水果行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一棵树抵得上一亩田”,农民真正尝到了种果致富的甜头,种果积极性也极大调动,从而促进水果生产迅速发展。

如今,广西已经形成覆盖全程、畅销四季的水果种植布局。西江、桂江、柳江、湘江流域是柑橘优势区,不同季节都有特色优质柑橘;桂中以南是沃柑优势区,左右江流域是秋冬蕉和芒果优势区;钦州、北海、防城港区域的早熟荔枝卖光了,桂东南的晚熟荔枝和龙眼可以接着上市;桂南、桂西南片区有火龙果、百香果等热带水果,桂北、桂西北片区有桃、李、梨、甜柿、葡萄、猕猴桃等落叶果树……广西各类果树品种资源近250种,约占全国果树种类的70%。作为绝大多数水果的原产地,广西的水果价格能不低吗?

有了现代的便捷交通,天南地北的人们想吃广西的水果也不再像古代那样困难。不管南方还是北方、沿海还是内陆,市场上都少不了广西水果的身影,灵山荔枝、武鸣沃柑、容县沙田柚、田东香芒、乐业猕猴桃、天峨珍珠李、富川脐橙……近几年,广西水果还出口到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市场。

不过这些在广西当地“贱卖”的水果,运输到高价水果区之后,身价也一路“狂飙”。因为广西虽然是农业大省,交通却没有广东、海南等省份发达,水果生鲜的长时间运输需要冷链物流保鲜,成本就增加了。

由于热带水果固有的水分多、易氧化、储存时间短,每年的第二季度是水果相对集中的成熟期,但气温较高导致很多水果不宜进行长时间的高温运输,广西水果抵达其他省份时,已经失去了最佳食用时间,在新鲜度上失去了竞争力,因此广西水果全国“遍地开花”,还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曾让岭南荔枝成为一种专供王权富贵享受的奢侈品符号,如今的广西水果早已以原产地的价格优势走进寻常百姓家。若想和苏东坡一样“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同时守卫好钱包,不妨去广西体验一把真正的“水果自由”。

责任编辑:屈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