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热闹非凡。5月10日,经过两天激烈角逐,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此落下帷幕。
这是一场规格高、项目多、规模大的国家级专项职业技能赛事,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01名选手面对面切磋技艺、亮出绝技,他们比技能、展风采,以昂扬姿态走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绘就技能兴农、乡村振兴新图景。
广大乡村技能人才大施所能、大显身手
一手拿砖,一手抹泥,在砌筑项目比赛现场,从识图到放样切砖、制备砂浆,再到砌筑、抹灰、勾缝、清洁,选手们需要在8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内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
砌筑赛项唯一女选手李海迪在比赛现场。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景韵润 摄
来自黑龙江宝清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李海迪是参加此项目唯一的女选手,在砌砖时,她时时关注放多少浆合适,尽量保持相同的浆量,注意操作时刀的角度,保持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宽度相同。
对于这种一身泥、一身汗的比赛,参赛的女选手少之又少,李海迪却从没想过退缩,她告诉记者,在她看来,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就是努力突破自己的极限。“8小时的比赛对我来说有一定难度,对体力是非常大的考验,但无论过程多么艰辛,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像李海迪这样的女选手不在少数。320名女选手中,有来自脱贫地区,凭借娴熟技能站上育婴赛项最高领奖台的重庆三峡医专护理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向丽蓉;有学习直播技能,要为家乡农特产品打开销路的少数民族参赛选手锁成玉;还有以老人为中心,结合城乡老年人各自需求,思考如何创新养老服务的养老护理项目学生组金奖获得者吴梦贤……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在赛场展现技能风采。
在电子商务项目赛场,学生组女选手锁成玉正在完成比赛任务。受访者供图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全国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与第一届大赛相比,本届参赛选手总数增加了1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组团参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赛还要求参赛选手具备农业家庭户籍,并鼓励各地曾经是建档立卡、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人员参赛,可谓“农味十足”。
701名参赛选手,覆盖中学、大学、研究生等学历层级,平均年龄25.6岁,其中,“95后”占七成,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涌入乡村振兴赛道。
两天时间,广大参赛选手奋勇拼搏、争创佳绩,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大赛虽已落幕,但脱颖而出的各项技能人才将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动力。
以赛促训、以赛促建,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示范作用
“在养老护理比赛中,我们不能只顾完成任务,而是要提供良好的服务,照顾老人的情绪。”
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养老护理项目职工组选手袁慧敏告诉记者,参加比赛对她的护理技能提升帮助很大,作为一名养老护理员,她会把此次比赛所学融入今后的养老护理工作中,为老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竞赛也是技能培训,大赛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制定了技术规则,以相关国家职业标准三级为基础,结合行业技术发展及乡村振兴相关领域技能人才水平实际,制定了各项目技术文件。
通过各地培训和选拔,更多人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提升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从省级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脱颖而出的参赛选手们,一个个都具有扎实的基础、精湛的技艺。在这里,多个领域的技能专家登台亮相,赛场不仅是竞技场,更是他们学习交流的舞台。
“我要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乡村。”“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养老护理行业共同进步。”……不论是职工组的能工巧匠,还是学生组的优秀选手,大家纷纷表示,在此次大赛中精进了技能,收获了友谊。
本次大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建,获得金、银、铜牌的选手将按有关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获得大赛各比赛项目职工组前3名的选手,将被推荐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当前,我国不断构建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本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与2019年“三区三州”职业技能大赛、2020年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2021年首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更多农村劳动者实现就业、实现成才、实现技能报国。”大赛组委会副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晓君表示,职业技能竞赛,将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使劳动就业、劳动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
以技能提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一名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我一直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前进动力,我非常喜欢直播,一直想用自己所学为家乡云南昭通的农特产品做好推广营销,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昭通苹果。”获得电子商务项目学生组金奖的是来自云南技师学院的21岁学生锁成玉。她告诉记者,接下来,自己打算以一名农村电商人的身份驻扎家乡,为家乡发展出份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从砌筑、汽车维修、农机修理、电工,到美发、中式面点、茶艺、餐厅服务,再到养老护理、育婴、电子商务,本次大赛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围绕农村实用技能,服务农民、结合实际,考虑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者就业的实际需求,通过竞赛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技能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技能人才支撑。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是时代所需,这就对农机检修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8岁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队参赛队员郭健是农机修理项目唯一的女选手,作为新疆石河子技术职业学院的一名教师,她与农机打了16年交道,长期从事农机专业教学、农机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等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本次比赛,她获得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农机修理项目职工组银奖。
农机修理赛项唯一女选手郭健在比赛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农机修理项目的比赛中,选手们要对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等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排除与技术维护,比赛的考核要点都来自实际生产实践,对于日常农机设备问题的解决很有意义。“这次比赛我收获颇多,接下来,我要继续做好教学工作,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机医生’,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专业技术基础。”郭健说。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妇联等七部门共同公布了第一批273名乡村工匠名师名单,涵盖刺绣印染、编织扎制、传统建筑等14个技能技艺门类,其中女性乡村工匠占36%。
首批乡村工匠名师积极开展技艺传承和技能培训,领办创办经营主体,直接带动45万多名农村人口就业,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了脱贫人口就业增收。
大赛现场,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交流区人气高居不下,来自全国的乡村工匠齐聚于此,展示刺绣印染、编制扎制、雕刻彩绘、金属锻铸、陶瓷烧造、文房制作等作品。
理线、穿针、落针,手指翻飞间,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非遗传承人丁兰英正在制作一幅美丽的彝族刺绣。她告诉记者,8岁时,自己跟着母亲学刺绣,16岁便摆地摊卖绣品,2014年返乡注册成立了刺绣加工厂,开启了创业之路。
全国乡村工匠名师丁兰英正在展示交流活动现场制作彝绣作品。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景韵润 摄
“我们通过绣片变名片、绣场变市场、绣品变商品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老百姓实现居家就业、就近就业,其中残疾人绣工有109名。用刺绣让老百姓过上在太阳底下背着娃、绣着花、养着家的美好生活。”丁兰英笑着说。
这场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见习记者景韵润 张凌漪)
责任编辑:刘伊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