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 » 科技动态 » 正文

沙漠温室种水稻获得成功

发布日期:2024-05-1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蒋建科  浏览次数:57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在新疆和田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王森说:“这次试种的是新疆当地的水稻品种‘新稻1号’,采用快速繁育的技术方法。今年2月,我们将水稻秧苗定植到多层立体无土栽培槽里,从定植到收获仅用了60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南北方栽种的水稻生长周期平均在120到150天,新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在新疆和田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王森说:“这次试种的是新疆当地的水稻品种‘新稻1号’,采用快速繁育的技术方法。今年2月,我们将水稻秧苗定植到多层立体无土栽培槽里,从定植到收获仅用了60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南北方栽种的水稻生长周期平均在120到150天,新疆和田沙漠温室的水稻生长周期为什么能大幅缩短?2021年,在四川成都植物工厂,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率领科研团队实现水稻生育期减半,且取得全年不分季节连续繁育的技术突破。

杨其长介绍,在植物工厂环境下种植水稻的成本较高。“我们一直希望探索一种既可以快速繁育又能大幅降低成本的技术途径,新疆和田地区拥有广袤的沙漠,而且光热资源极为丰富,建设温室的用地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如果能实现在沙漠温室条件下作物的快速繁育,将会显著降低成本。”

团队在和田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液替代土壤进行栽培,再通过多光谱LED(发光二极管)光源和环境调控技术对水稻开展光控和温控干预。经过2年多的试验,团队终于攻克了在沙漠温室条件下水稻快速繁育生长的关键技术。

在实现水稻生育期减半后,杨其长带领团队又在和田的沙漠温室里相继开展了大豆、玉米、小麦、油菜、棉花和苜蓿等作物快速繁育关键技术的探索。

杨其长表示,新疆和田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证实了在沙漠温室环境下进行作物快速繁育是完全可行的,为实现沙漠温室一年多次加代选育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低成本高效节能沙漠连栋温室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检验。未来,这种温室可以跟新能源等技术结合,其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还会大幅度降低,在国际上也会有较强的竞争力。(记者蒋建科)

责任编辑:魏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