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调保鲜库项目以‘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的模式建设,投资主体主要以企业为主,村以征用土地及包扶单位筹措资金形成村集体经济。工程从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目前,30亩的土建垫层已完工,预计8月底之前,库体完工就能投入运行。村集体经济收入将拿出60%利益联结12户贫困户帮助发展产业。”驻西不拉村第一书记张建峰说。
气调保鲜库项目已完成土建垫层工作。赵冬霞 摄
近年来,西不拉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2016年投建了102栋日光温室大棚,在原有基础上,2019年驻村工作队又帮扶投建了36栋日光温室大棚,现已成连片温室大棚园区,设施农业的发展鼓了农民的腰包,也让农民吃上了“产业饭”。
经过调研,驻村工作队发现,由于地域和瓜果蔬菜季节性特点,鄂尔多斯市果蔬供应常常要靠外地市场调运,价格高、品质一般,成为市民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也是“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难点。“要达到瓜果蔬菜的常年均衡新鲜供应,仅靠大田露地种植是无法实现的,在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当地瓜果蔬菜季节性短缺的问题。”张建峰介绍了驻村工作队继续帮助西不拉村发展设施农业的原因。
设施农业不仅在西不拉村孕育发展,目前,十二连城乡共有3700余栋温室大棚,规模化的种植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大棚果蔬一旦到了成熟期,就会集中大量上市,市场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便出现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势必影响农民的收入。”张建峰说。
近几年,随着政府对农业经济开发、土地整改、农田水利等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建设,西不拉村现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近1万亩,加之沿黄河地带独特水土资源的优势,非常适宜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目前,全村有规模化经营合作社6个,经营土地3568亩。
打通堵点,连通断点。驻村工作队的职责就是把脉问诊治“穷病”,现在病灶找到了,怎样根治?通过市场调研,驻村工作队发现果蔬气调保鲜库项目非常符合西不拉村农业规模化、设施化的发展前景。“项目还配套瓜果蔬菜加工包装、销售展厅及电子商务平台等配套设施,不仅解决瓜果蔬菜数量多、季节性强、不易储存的问题,还可以达到旺季集中收储、淡季均衡供市的目的。”张建峰说。
驻村工作队努力协调各方力量投建果蔬气调保鲜库项目,底气就是来自设施农业的发展在西不拉村已有扎实的基础,水土条件优越,种源、育苗、栽培技术成熟,独特的气候环境,可生产质优的瓜果蔬菜,亩产收益高,群众种植积极性高,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积极可行的条件。
“果蔬气调保鲜库项目还可以有效带动当地优质绿色露地瓜果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极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效益,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张建峰说。
近水楼台先得月,西不拉村发展民生产业,村民乐开了花。正在大棚采摘豆角的脱贫户吴开菊夫妇今年干劲更足了。“我家一共种了4栋大棚,有1栋是政府免费提供给我们种植,这几年,通过种植大棚脱了贫,村里建起保鲜冷库,还利益联结贫困户,我们有啥理由不致富。”吴开菊快言快语。
吴开菊正在大棚里采摘豆角。赵冬霞 摄
种植大户更是拍手叫好。“我家种的8栋大棚,到了果蔬成熟期就需要及时采摘销售,如果滞销损失就惨重了,村子建起现代化的保鲜库,我们就不用发愁滞销的问题了,对我们农民来说是大好事。”刘小丽说。
西不拉村精准施策开展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与活力,也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能。民生项目的实施运行,除直接带动西不拉村及周边地区上千栋温室的瓜果蔬菜种植,同时也可以推动十二连城乡境内上万亩露地蔬菜的发展。
“形成稳固的农业产业化运行格局后,对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绿色瓜果蔬菜产业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张建峰说。
内蒙古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