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政策方针 » 正文

事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家建议从四方面考虑

发布日期:2024-04-05  来源:央广网  作者:智陈阳  浏览次数:102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有关情况。针对农村地区尤其是留守儿童,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介绍,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儿童心理健康有更多需要关注的方面。比如家庭结构是否完整、获取心理健康科学信息是否便捷、有利于认知和情感发育的良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有关情况。

针对农村地区尤其是留守儿童,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介绍,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儿童心理健康有更多需要关注的方面。比如家庭结构是否完整、获取心理健康科学信息是否便捷、有利于认知和情感发育的良性刺激够不够丰富、针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卫生和教育资源能否有效提供等,这些都是更加需要关注的方面。

谢斌表示,因地制宜开展精神卫生服务,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第一,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探索具有当地特色、容易被各年龄段、各类人群,包括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接受的科普形式与途径。同时通过对当地儿童青少年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学校教师来开展培训,持续扩大知识覆盖面,强化触达的效果。

第二,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可以试点探索建设特色“心理友好校园”“心理友好乡村”。用丰富多彩的身心活动陪伴孩子在学校内外健康快乐成长,有效消除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与偏见、管理社交媒体依赖和校园欺凌等问题,激励各方尤其孩子的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

第三,强化多方协同的服务网络。鼓励城市地区单位和社会组织主动与农村地区政府、学校等合作,建立跨部门、跨机构,比如学校、跨医疗机构等的心理健康服务联盟,以及城乡衔接的绿色就医通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开展分层的进修和针对性短期培训。定期组织心理义诊等活动,提高对未成年人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第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帮助留守儿童家庭增加远程亲子互动的机会,开展重点关注儿童的远程动态心理状况监测与分析,以及在线会诊、培训等。(记者智陈阳)

责任编辑:王笑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