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重读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发布日期:2024-04-04  来源:《党建》杂志2024年第4期  作者:田旭 马朝琦  浏览次数:97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今年是《为人民服务》发表八十周年。这篇在党史上熠熠生辉的经典佳作精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滋养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不懈为民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再次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领悟和汲取《为人民服务》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人民

今年是《为人民服务》发表八十周年。这篇在党史上熠熠生辉的经典佳作精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滋养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不懈为民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再次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领悟和汲取《为人民服务》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重大意义

1944年9月5日,年仅二十九岁的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参加大生产劳动时,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当时的延安《解放日报》评价他“是一个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9月8日,毛泽东出席张思德追悼大会并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发表演讲。9月21日,《为人民服务》第一次公开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在当时就产生了重要影响。

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这是毛泽东为张思德追悼会亲笔所书的挽辞。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日寇残酷“扫荡”的同时,国民党顽固派频繁掀起反共高潮,妄图“饿死”“困死”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军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及时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发起大生产运动,鼓励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群众发挥主体力量和斗争精神,依靠自己的双手打破敌人的封锁压迫,克服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在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了无数个尽忠尽职、为民谋利的中国共产党人,张思德就是其中一员。毛泽东之所以“致敬”张思德,不仅是因为人民领袖情系百姓、关怀战士的崇高情怀,还有号召全党学习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现实考量。

深入推进整风运动,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941年5月,为了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发起了整风运动。1944年,整风运动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总结历史经验的阶段。宗派主义基本消除,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想形态的残余”和山头主义的倾向仍然存在,有些同志还不愿开动脑筋去思考如何为人民而工作,有些干部作风简单粗暴,脱离群众、远离实践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篇演说词引领全党向着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方向迈进,意义重大。

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夺取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1944年4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世界各主要战场的法西斯力量都在衰落。面对日寇的“扫荡”、封锁以及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消极抗日,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和希望投向了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毛泽东明确提出为将日寇打出中国,我们要“准备担负比较过去更为重大的责任”,“为人民的利益工作”,“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在这个时候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号召,为抗战胜利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核心内涵

《为人民服务》全文虽然不足八百字,但却字字珠玑、思想深邃。总体而言,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在文中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革命的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一重要论述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一脉相承,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人”的问题,从政治立场、价值取向上把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区分开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而不是“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去为人民服务,这就从根本上确保了为人民服务的纯粹性、真实性和极致性。作为“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张思德,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榜样。

“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观。毛泽东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当我们看到“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就有责任去解救和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甘于奉献、勇于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生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死为人民的利益而献身的优秀代表。张思德虽然只是一个普通战士,但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就比泰山还重、就“死得其所”。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完美诠释、生命意义的伟大升华。

“对人民有好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评判标准。毛泽东指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勇于接受来自任何人的批评和意见建议,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客观实际、践行群众路线的直接体现。文中提到的“精兵简政”就是由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被毛泽东认定为“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是对人民有好处的。因此,“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和政府执行力,极大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对于根据地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团结起来”“努力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政治本色的生动体现。毛泽东强调,“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难困苦,“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是我们党实现革命目标的强劲动力和坚强保障。面对挫折和挑战,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就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一路披荆斩棘、一路砥砺前行的必胜保障和精神支撑。当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就必须努力奋斗。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张思德这样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中国共产党人,我们党才能够成功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现实启示

《为人民服务》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重读《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深刻把握人民至上的历史必然和实践逻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筑牢党最可靠、最深厚的群众根基。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为人民服务》向世人明确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我们党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对人民是否有好处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根本准则,这一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居于首位。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深深植根于人民,忠实代表、坚定捍卫人民利益,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持之以恒地为人民群众谋实招、办实事,以扎扎实实的具体行动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

始终校准前进方向。《为人民服务》深刻回答了我们党“一定会兴旺起来”的秘诀,那就是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敢于直面存在问题,勇于修正自身错误,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切实践行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深刻揭示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的真谛。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和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反复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全部工作之中,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虚心向人民学习,传承和弘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时刻不忘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倾听人民呼声,接受人民监督,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和评价我们工作质效的根本准绳,在调查研究、深入一线中,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用实干实绩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内忧外患、民族危亡之际,为了“全民族的解放”,视解救正在受难的中国人民为己任,愿意“为人民而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敢于牺牲的鲜明品格。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和规律,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永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既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也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唯有如此,才能凝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创造伟力,确保党的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继续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究”(项目编号:22&ZD0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赵晨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