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科学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日期:2024-03-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念明 邵帅  浏览次数:199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展开具体阐释,再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不断理论化、系统化,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展开具体阐释,再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不断理论化、系统化,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在所有科技创新中最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但是,这类科技创新往往投入成本和不确定性更高,生成社会效益的周期也更长。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底座。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将资源环境视为发展的外生变量不同,新质生产力遵循自然生产力发展规律,强调自然环境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把生态要素作为内生因素加以保护和发展,有助于打破传统生产力进步对资源环境的路径依赖,使绿色化内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质,从而筑牢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三要素协同质变的结果。而这种跃升主要通过技术革命驱动下的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来实现,特别是以技术、数据要素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能够根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要求,不断组合运用新兴和传统劳动资料改造劳动对象,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改进,并反作用于劳动者,三者协同作用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者之间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运动发展的。当生产关系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成为阻碍生产力进步的枷锁,必须通过一系列社会制度变革,形成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必须持续全面深化改革,打通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促进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动态适应。

关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人才既是新质生产力三要素中能动性最强的劳动力要素,又是主导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要素的动力源泉。人才质量的高低、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这就必须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增加人才队伍数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质效,充分释放人才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作用。

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一论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首先,要注重先立后破。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但不是在短时间就能实现对传统生产力的替代,传统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将在一段时间内并存,这是由生产力发展规律决定的。但是,一些地方为了追逐发展新质生产力热潮,盲目淘汰传统产业,忽视产业发展周期大举发展新兴产业,对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的安全性、稳定性造成了不利影响。我们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科学布局、统筹推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实现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稳步替代。

其次,要注重因地制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是由诸多复杂因素造成的,而新质生产力无疑是打破发展僵局的有力武器。但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齐步走,也不能扎堆挤。从区域层面来说,各地要根据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创新实力、产业优势等,培育符合本地实际的新质生产力,稳扎稳打地推进生产力的跃升。从全国层面来说,要引导区域量体裁衣、错位发展,避免生产力布局冷热不均、重复建设,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导致的新的产能过剩,加剧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最后,要注重分类指导。我国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但理论和经验总结尚不充分。可以说,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已经按下快进键,既进入快速发展期,也是问题频发期,更加需要有针对性的理论与经验,对不同区域、不同模式、不同阶段的发展难点、堵点进行指导。因此,有必要在实践探索中做好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工作,建立分层级、分类别、分领域、分主体、分方式的多维指导体系,实现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有机统一。

(作者分别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星 何迪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