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英在野外观测白刺结实与生长
徐先英在玛曲草原调查沙化草原植被
徐先英(中)为农民介绍如何使用压沙机压沙
徐先英(左)在测试研发的草沙障压沙机
高寒草原甘南玛曲干涸河床沙化草地治理
徐先英在查看小型压沙机压制的沙障
徐先英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在甘肃,那片被黄色沙海频繁侵袭的土地上,有一位与沙为伴、矢志不渝的治沙人——徐先英。自1985年参加工作近40年来,他一直奋战在风沙前沿,把论文写在沙区大地上,用科技之翼阻挡风沙的侵袭,书写了沙区变绿洲的精彩华章。
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先英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这是中国工程师领域的最高荣誉。他也成为全国林草系统唯一获此殊荣者。
徐先英1963年生于甘肃省民勤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这里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夹击”,是中国荒漠化面积最大、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防沙治沙的主战场。尤其是家门口那条被当地人称作“大红柳岭”的沙带,成了他少年回忆中难以逾越的天堑,也成了他立志征服的目标。
年少时,徐先英无数次跟随父辈们在沙地上插风墙、护柴湾、压沙障,在他的心灵深处埋下了治沙梦想的种子。考大学时,他被内蒙古林学院治沙专业录取。大学毕业后,徐先英毅然回到家乡与沙子“再续前缘”,进入当时还在武威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工作,一直干到2023年退休。从河西走廊到甘南高原,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及戈壁等地。
早期治沙,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压沙模式,沙区压沙开沟困难,既费人力,效率也难保证。徐先英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治沙装备,很快生产出第一批小型手扶式沙障机和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解决了沙区治沙造林开坑困难、压沙劳动强度大的“卡脖子”难题,大大提高了沙生灌木的栽植速度及苗木存活率。
迄今,他和团队已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铺草压沙机,并已更新至第五代。甘肃在治沙装备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设计制造的压沙设备已在我国各大沙区得到广泛应用。
徐先英历时4年在古浪县黄花滩研发的干旱沙区前沿防风阻沙林带、固沙林带、植物活体沙障阻沙带和封沙育林育草带“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模式和植被快速恢复技术,并试验示范3000亩,不仅有效治理了当地的沙害,为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科学治沙提供了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撑,也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类似区域治沙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21世纪初,受多种因素影响,被誉为“黄河水塔”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高寒草地沙化严重,对牧民生产生活和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徐先英临危受命,带领技术团队赶赴玛曲,克服高原缺氧、紫外线强、沼泽遍布等困难,用40多天时间对玛曲草原进行了详尽的考察,足迹遍布每一片草场、每一块土地。
经过综合科考,徐先英团队研发出了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术,解决了黄河首曲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近自然修复关键问题,在黄河源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为后续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这项技术使当地草地植被盖度增加30%以上,草场生产力提高了近30%,为当地的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徐先英的家乡民勤县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已建成300多公里的环绿洲锁边防护林带立体防护体系,216处风沙口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上升到18.28%,完成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巨变,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甘肃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较2014年分别减少26.27万公顷和10.45万公顷。实现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双缩减”,荒漠变成了绿洲。
在近40年的职业生涯里,下农村、跑野外、测数据、写报告……徐先英几乎把实验室和办公桌都“搬”到了治沙一线。他先后主持完成项目30多项,多次荣获省科技进步奖,获授权专利22项,出版发表论文、专著百余篇(部),筛选抗逆性沙地造林树种4个,研发防风固沙技术与模式17项,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推广治沙技术面积20多万亩。他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和全国绿化先进个人等称号。
“将甘肃的治沙故事讲给世界听,这是我的初心和梦想。”徐先英说,1993年以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已连续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50多期国际治沙技术培训班,为“一带一路”沿线和全球80多个国家培养了1000余名治沙科研人员,为发展中国家治沙提供了范本。
如今,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退而不休的徐先英仍然奋战在甘肃防沙治沙的前沿阵地,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责任编辑:贺治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