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科技博览 » 正文

“百模大战”已打响 人工智能何处去

发布日期:2024-01-3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王鹏  浏览次数:90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2023年7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激发了各个企业研究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热情。根据《2023—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截至2023年10月,我国累计发布两百余个大模型。2024年初,又一批企业宣布其大模型通过备案。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这种人工智能热?面对人工智能研究热潮,应如何避免无序竞争、盲目发展,推动形

2023年7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激发了各个企业研究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热情。根据《2023—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截至2023年10月,我国累计发布两百余个大模型。2024年初,又一批企业宣布其大模型通过备案。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这种人工智能热?面对人工智能研究热潮,应如何避免无序竞争、盲目发展,推动形成差异化、互补的产业体系?

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发展热潮

当前,全球众多高科技企业纷纷展开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究,人工智能市场进入“百模大战”阶段。这种现象对人工智能产业究竟是利还是弊,需要我们客观辩证地看待。

一方面,“百模大战”能为经济社会带来积极影响,通过发挥市场机制有效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和其他领域发展。从成因来看,“百模大战”的产生与经济社会对大模型需求的增加,以及大模型本身的多样性密切相关。尽管大模型在宏观技术路径上有相似之处,但不同产业对其应用需求不同,不同企业拥有的算力基础、数据资源和技术算法也不尽相同。从这个角度来看,“百模大战”正是市场竞争的表现。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那些有真技术、能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大模型才能真正被筛选出来。这些大模型有望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并为科学探索、技术研发、艺术创作、企业经营等诸多领域带来新机遇。

另一方面,目前“百模大战”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首先,大模型本身在技术层面就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现阶段大模型在自身结构和机制上的漏洞,信息和数据或将面临安全与隐私问题;受限于关键技术和算力瓶颈,不少大模型产品难以“突围”;大模型的知识表达和学习模式同样存在缺陷,回答可能会有常识性错误,甚至会有“胡编乱造”内容。其次,“百模大战”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市场竞争模式,可能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只有在限定问题边界、规范使用场景、拥有大数据支持的领域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但创投界目前存在盲目追捧人工智能,或利用人工智能包装概念等现象。这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迭代,每一次技术革命最终都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利有弊,人工智能技术也不例外。对待人工智能热和“百模大战”,我们既要对技术进步怀有信心,也要以审慎态度面对其中的技术隐患和低效浪费等现象。

夯实核心技术形成特色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若想健康发展,就要夯实核心技术,避免无序竞争、盲目发展,推动形成差异化、互补的产业体系。为此,企业应发展核心技术、突破算力算法瓶颈。同时,地方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产业基础和当地优势,发展人工智能及与之相关的产业。

首先,应以核心技术为基础,夯实创新底座。人工智能有三大关键要素:算法、数据和算力。其中,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算力的大小影响着人工智能迭代与创新的速度。因此,各企业应着力攻克技术难点,突破芯片限制,优化算法、提升算力,释放数据价值。同时,也要加强对底层技术和核心的技术研发,提升人工智能硬件国产化水平,为后续的创新活动打好基础。

其次,应因地制宜,挖掘发展特色。在人工智能时代,地方需要根据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特点,以及未来更看重的新兴产业方向,结合当地产业发展、人才优势等进行相应布局,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例如北京发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产业规模全国领先的优势,注重核心软硬件的提升,推动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区块链高性能技术研发等实现突破;上海立足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定位,明确支持各类企业广泛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人工智能在经济金融、对外贸易等领域发挥作用;深圳大力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重点发展“千行百业+AI”,孵化高度智能化的生产机器人;安徽作为全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提出优先探索深度学习、脑机接口、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场景。

最后,应在实际应用中推动人工智能性能提升。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取得极大的进步,深度参与到人类世界中,成为推动科技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力跃升的驱动力量之一。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应用场景这块“磨刀石”。因此,要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不断对人工智能进行优化。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鹏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