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时农闲,湖南各地农田改造“火热”如常。在湘潭市湘乡市东郊乡,施工人员在挖机的配合下,进行土地平整和排水渠开挖作业。
确保粮食稳产和高产
湘潭地处丘陵地带,因地块零碎,农机设备难以下田作业,水稻耕种面临浇灌难、收割难、人工效率低等问题。为确保粮食稳产和高产,湘潭市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东郊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负责人表示,用不了多久,这里不规则的农田将蜕变为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
成本降低 产量增加
为克服山地多带来的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等难题,湘潭市先后从政策上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担保费,使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标准从1600元提高到3000元以上。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种成本、灌溉成本每亩可降低近10%,粮食产量可增加10%左右,加上改造后新增的种植面积,如此一来,大大增强了参与主体的还款能力。目前,湘潭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7.18万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80%以上。下一步,湘潭市将逐步把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把所有高标准农田打造成高产农田、绿色农田、数字农田。
责任编辑: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