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发布日期:2024-01-16  来源:《红旗文稿》2023/24  作者:夏锦文  浏览次数:105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提出明确要求、作出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部署,为推动长三角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是长三角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协同发展的关键。统筹推进“两个创新”跨区域协同,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指引,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推动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创资源,着力强化开放思维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一、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围绕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擘画了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重点领域,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聚焦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处于整个科学研究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强化科技创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必然要求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领域的顶层设计和前瞻性布局。要立足长三角科教资源优势,着力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研究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长三角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基础支撑。

聚焦重点领域强化融合发展。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镇,长三角地区在推进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主力军作用。当前,我国在部分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仍然面临“卡脖子”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应聚焦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重点领域,通过完善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关,推动长三角实现更多“从1到100”的转化,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聚焦区域联动强化辐射带动。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长三角地区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于长三角地区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升长三角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五个中心”对长三角腹地、长江经济带的引领示范和区域联动作用,着力提升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能级;另一方面,三省一市各扬所长,推进分工协作与一体化发展,以长三角区域内部的一体化提升对全国其他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推动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资源,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健全同基础研究长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评价激励、成果应用转化、科技人员薪酬等制度,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基础研究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基础研究先锋力量。”创新资源的整合,重点在跨区域,难点也在跨区域。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需要增强“一体化”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着力推进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着力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着力推进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需要打破区域间的行政壁垒。应充分发挥长三角各地比较优势,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和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二期)超强超短激光10帕瓦用户装置、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的跨区域共建共享为重点,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跨区域布局为依托,推进长三角科创资源在都市圈内实现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着力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加快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科技创新体系。

着力推进跨部门整合创新资源。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需要打破部门间的组织壁垒。应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科技型骨干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相关科技服务机构展开深度合作,打造创新资源协同、供应链互通、产业链共享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各创新主体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韧性和活力。

着力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需要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结合当前发展实际,应重点从构建基础性研究的常态化机制、加强科技人才的有效激励、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等方面入手,为科技人才在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中当主角、担重任营造更友好的科研氛围,推动长三角加快发展成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催生原创成果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三、秉持开放理念、合作思维,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这是一项涉及政府、市场、科研院所、中介组织、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时强调,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动长三角地区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需要秉持开放理念、合作思维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以完善的创新生态服务体系、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创新要素参与共建。

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区域要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改革经验互学互鉴和复制推广,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制度型开放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创新生态构建的重要路径。应充分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和引领示范作用,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率先与国际接轨,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推进制度型开放提供经验、做好示范。加快完善有利于创新生态构建的制度环境,着力构建面向全球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体制机制,为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政策环境。

构建创新生态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离不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服务体系。构建创新生态服务体系,需要构建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针对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精准化金融服务;需要构建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体系,针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科技服务;需要构建全产业链的产业服务体系,针对产业链供应链不同环节提供充分的要素保障和产业政策支持。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加快形成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的重要保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需要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为重点,持续优化市场化环境;需要以促进公平市场竞争为导向,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以集聚国际高端要素资源为目标,持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作者系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解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