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云南楚雄:做足彝绣产业“指尖文章” 绣出群众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2024-01-10  来源:楚雄州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99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大过口乡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按照“党建引领、打造车间绣房、壮大队伍、拓宽市场”的工作思路,紧跟“区域有车间、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目标,聚焦“市场拓展、绣娘增收、文化赋能”三大关键,大力发展彝绣产业,走出一条彝绣发展的新路径。坚持党建引领,绣出新产业。大过口乡推行“党建+绣坊”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大过口乡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按照“党建引领、打造车间绣房、壮大队伍、拓宽市场”的工作思路,紧跟“区域有车间、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目标,聚焦“市场拓展、绣娘增收、文化赋能”三大关键,大力发展彝绣产业,走出一条彝绣发展的新路径。

坚持党建引领,绣出新产业。大过口乡推行“党建+绣坊”模式,依托彝绣专业合作社,建立党员社员与农户结对帮扶机制,以“一带一、一带多”的方式,带动农村妇女、返乡青年等群体发展彝绣产业。

把彝绣技能作为“万名党员进党校”重要培训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彝族刺绣技能培训,推动彝绣产业焕发生机。2023年以来,组织开展彝绣技艺培训班4期,培养优秀绣娘100余人。

打造车间绣坊,发展步入新赛道。以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个活动室、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把车间、绣坊建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让群众出门即可参与各类彝绣培训、彝绣体验实践。截至目前,楚雄市大过口乡已建有乡级彝绣车间3个、村级绣坊9个,形成“乡有车间、村有绣坊、户有绣娘”发展格局。

同时,组建彝汉“双语”宣讲小分队,深入车间绣坊,聚焦彝绣工作者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答疑面对面、交流心连心的形式,将大道理变为小故事、普通话变成地方话,打通彝绣发展服务“最后一公里”。

壮大绣娘队伍,非遗焕发新活力。借力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当好彝族刺绣“守灯人”。深入挖掘彝族刺绣手工艺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工作。截至目前,该乡共有非遗传承人39人,其中彝绣技艺传承人5人。

借力彝族刺绣传承培训,传好彝族刺绣“接力棒”。积极整合政府培训项目和社会资源,定期开展彝族刺绣技艺培训,着力培养知识型、艺术型、技能型绣娘。

借力现有资源调配,优化彝族刺绣“大格局”。动员辖区内彝族刺绣行业从业者、农业劳动力、返乡青年学习彝绣技艺,逐步壮大彝族刺绣传承人队伍。

拓宽产品市场,销售闯出新天地。“互联网+彝绣”,打开销售新路径。鼓励辖区内彝绣企业、致富带头人、非遗传承人注册社交平台账号,打造直播团队,推广彝绣文创产品、展现彝族文化,打开彝绣新销路。

“衍生产品+彝绣”,赋能彝绣新活力。积极设计保留彝绣传统风格、具有彝族文化内涵、适应现代审美观念、满足日常生活工作需求的时尚精品和旅游产品,提高刺绣产品市场占有率。目前,彝绣产品已从传统服饰发展到车内饰品、家居饰品、工艺礼品等30余个品种、100多个产品。

“文旅融合+彝绣”,注入发展新动能。借助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康养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契机,深挖彝绣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构建“非遗+传播”载体,加快融入产品展销市场,助推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将指尖上的技艺、民族文化、田园风光变成群众的致富产业,不断打响彝绣“金品牌”,提升彝绣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位中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