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正研究员又来了一趟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这里有他的牵挂。在清平镇,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万亩基地正在做准备。待眼前的小麦收获之后,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万书波历时13年研发的新模式——花生玉米带状种植技术将大展身手。作为万书波团队的成员,张正看好这里。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的高唐县,是我国的农业大县之一。该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县里粮食总产量达到67.42万吨,比上年增长0.6%。
粮食增产,一方面源于以万书波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专家将新技术、新模式植入当地;另一方面则源于当地杜立芝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对土地的深耕。
手把手地教,农技服务队跑遍600多个行政村
记者见到梁玉义时,他正忙着将一袋袋玉米加工成一颗颗玉米粒。在这位高唐县种粮大户看来,粮食丰收离不开杜站长的指导。
“种玉米的时候,我一直掌握不好化控(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玉米高产的一项举措)时间,所以在化控之前,我就给杜站长打了电话。担心在电话里讲不清楚,她当即来我这里查看玉米长势,并教会我如何通过观察叶片来确定化控时间。”言语中,梁玉义对杜站长充满感激。
梁玉义提到的杜站长,即“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负责人杜立芝。
现任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的杜立芝,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扎根基层38年来,她跑遍了高唐县600多个行政村,帮助农民解决作物种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当地百姓心中的农业“百事通”。
2018年,高唐县委从该县农业系统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乡镇农技人员中筛选,组建起以杜立芝任首席专家,农业、林业、畜牧、水产、蔬菜等部门的代表委员和技术专家组成的91人县镇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团队。“服务乡村振兴”成为他们的首要任务。
高唐县食品加工企业众多,优质面粉需求量大,但是长期以来,当地小麦品质距离食品企业需要的高品质面粉还有一定差距。2022年8月,高唐县与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合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破解了上述痛点。
“一亩地四分玉米、六分花生,但四分玉米顶得上常规种植模式下一亩的产量,花生是净挣的。”在清平镇东大新村,村党支部书记孙长焕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依靠新种植模式,村里每亩地增收2000元。
“既要稳定粮食产量,又要推动农民增收,只能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清平镇党委书记刘传华告诉记者,“2017年,我们镇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只有30多亩,如今已发展到1万多亩。据估算,今年1亩地毛收入3470元,比纯种玉米增收约1400元,比纯播花生增收约500元。”
实现“三增长”,科技服务功不可没
“得益于国内高水平专家和杜立芝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团队的‘传帮带’,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村工匠’从高唐县960平方公里的土地里成长起来。”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吕兴忠说。
数据显示,该县目前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60余次,引进作物新品种40多个,解决技术难题3万余个。
“大家知道我为什么穿着这件红马甲吗?”1月2日,记者在高唐县采访时,正值杜立芝“马扎课堂”开讲。这是当地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一个典型场景。在基层宣讲,穿着农业科技志愿者标志性的红马甲,杜立芝从不坐着:“老百姓哪有坐着干活的?今天我站着讲,你们坐着听。”
从党的政策到种田技术要点,在杜立芝这里都会变成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生活和种地诀窍。以杜立芝为代表的众多党代表,在主题教育中当先锋、作表率,成了高唐县的一张“金字招牌”。
在高唐县委书记杨新胜看来,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他透露了一组数据:2023年,小麦收获面积76.56万亩,单产455.79公斤,总产6.98亿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完成大豆(花生)玉米复合种植面积2.03万亩,纯作大豆2.1万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在‘三增长’背后,是我们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坚定贯彻落实,农技服务更被我们打造成了‘王牌’。”杨新胜说。(记者王延斌)
责任编辑:何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