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黑龙江北安:农业提质增效蹄疾步稳

发布日期:2021-01-21  浏览次数:129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十三五期间,黑龙江北安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机械化率、积极培育新型农民组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5亿元。新型农民组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十三五期间,北安市新增新型农民组织2000家。不仅数量增多,单个新型农民组织也在发展壮大。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北安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机械化率、积极培育新型农民组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5亿元。

 

 

 

新型农民组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十三五”期间,北安市新增新型农民组织2000家。不仅数量增多,单个新型农民组织也在发展壮大。以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五年前,合作社仅拥有1200万元农机32台套,耕种面积仅为3.2万亩。“十三五”期间,合作社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加大农机和科技投入。2020年,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豆11.2万亩,玉米7万亩,水稻1.3万亩。大豆平均亩产达360斤,玉米平均亩产1400斤,水稻平均亩产1100斤。总收入达到了1亿6千万元,纯收入4000万元,逐步做大做强。

 

 

农业示范区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期间,北安市通过行政推动、市场驱动、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服务促动等得力措施,以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推进农业由增产增效向提质增效变革。仅2020年北安就建立绿色科技示范园区7个,建设农业绿色生产标准化示范点4个,大豆万亩高产攻关示范方11万亩;推进“全环节”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推广高蛋白大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12项,落实国家、省、市试验示范项目31项,落实面积3250亩,落实有机肥示范面积2000余亩。农业示范区已成为农业科技展示阵地,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基地,农业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推广方式的应用基地,农业“三减”试验基地。

 

 

 

“十三五”期间,北安市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163.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8万亩,实施水利工程21项,粮食生产实现“五连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小区)21个,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1处、健康养殖示范场2处;全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认证绿色食品产地40万亩,打造绿色食品品牌24个。北安在黑龙江省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8%。

 

 

黑龙江学习平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