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让农业文化遗产变成发展“聚宝盆”

发布日期:2023-11-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丹  浏览次数:108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据媒体日前报道,我国的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民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化,农业文化遗产正是其中的光辉典范。既不同于文化遗

据媒体日前报道,我国的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民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化,农业文化遗产正是其中的光辉典范。既不同于文化遗产对文化的倾情关注,亦不同于自然遗产对自然的特别强调,作为一种命名相对较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多指人们根据各地自然生态条件而创造和发展出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和景观。它们是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所处环境动态适应的真实写照,不仅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学智慧,浸透着“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哲学思想,而且嵌套产生了一系列特定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多重价值,并持续产生着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比如我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世界第一批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稻鱼共生,不仅让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得以保存,而且保障了当地居民的食物安全和经济收入。当地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鱼灯舞”“尝新饭”等民俗习惯,独特的乡土文化和气质,带给人们持久的精神慰藉和文化滋养。

从北方的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到南方的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从东部的黑龙江抚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到西部的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目前,我国已认定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这些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以“活的方式”讲述着鲜活的生态保护和发展故事,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它们与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一起,共同勾勒出中华文明壮丽的文明景观,共同守护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生产系统。因此,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最根本的还在于“用”,在利用中实现传承和保护,不断释放其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良好的生态条件,并保留浓郁的地方特色景观和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这为下一步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和条件。遗产地鲜明的绿色标识,赋予原产于此的农产品特别的价值认定,发挥传统品种资源优势,精心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可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时下,文化游、乡村游、体验游等风头正劲,遗产地可通过整体统筹和设计,推出具有特色的文旅路线和产品,打造“小而美”的旅游名片,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和融合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农业文化遗产的直接经营者是农民,保护主体也是农民。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让他们共享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成果,获得更多实打实的收益反哺。云南红河州大力发展梯田旅游,老寨里村民开办的客栈人流和收入大增;内蒙古敖汉一心发展品牌小米并畅销全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浙江青田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田鱼干加工、渔家乐等,涌现不少致富能手。农民生活有奔头,保护农遗自然有动力。因此,要特别珍视遗产地农民参与保护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提供政策保障、资金便利、技能培训等多种条件,引导和支持他们更广泛参与当地特色资源开发,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着眼长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农业文化遗产“活化石”变成发展“聚宝盆”,让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永远闪耀青山绿水间。

责任编辑:位中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