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家长能在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上做得更好,就可以成为足够好的家长,与孩子建立起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孩子不听话的烦恼也将不复存在。
在一个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座谈会上,家长们争相抱怨自家孩子多么不听话。
“我家湘湘是个闹人精,每天晚上哄她睡觉,她都要闹个不停,提的要求要多邪门儿有多邪门儿,不满足就不闭眼。”
“小雨有个恶习,回到家一定要光着脚,冬天也不例外,不知道感冒了多少次,怎么劝都不听。才4岁就这么不听话,长大了谁能管得住?”
“姗姗是个慢性子,做事特别磨蹭,怎么纠正都不管用。我真想不通,我和她爸爸都是雷厉风行的人,好基因为啥没有遗传过去呢?”
会场上乱哄哄的,我专注地听,尽量不放过细节。
轮到我发言时,园长跟我客气:“家长们提问题太多太杂,您拣有代表性的解答就行。”
我笑道:“没关系的,带孩子都这样,我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不过,大家提的其实是一个问题。”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我看到齐刷刷的询问的目光。
我接着说:“这个问题就是‘孩子不听话,家长应该怎么办’。”
家长们相互看看,几乎同时点头称是,然后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
我告诉家长们,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亲子间出现了理解障碍。理解,是一个常用词,在生活中经常被用到,但许多人不知道,它是一切关系的基础,而且理解他人相当不容易。
“具体到家庭教育,”我回到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家长能在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上做得更好,就可以成为足够好的家长,与孩子建立起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孩子不听话的烦恼也将不复存在。”
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从成人和孩子两个不同的视角来对事情进行评估,将两者合理整合,然后再付诸行动
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本质是一种“理解的误会”,并非孩子故意跟家长作对。具体来说,家长生气,是因为无法跳出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家长和孩子的双重视角去理解事情。很多时候,家长自以为理解孩子,其实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猜测,并非真正的理解。
“真正的理解,就是跳出自我的河流,跳进孩子的河流,并有能力整合两条河流,然后再做出恰当的反应。”我尽量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举个例子: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一直磨蹭着不肯做手工作业,家长多次提醒都无效,最后失去耐心,大声责备孩子。
从家长的视角看这件事,可能会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这样的解读:孩子是个懒骨头,缺乏责任心;孩子贪玩儿,天天不务正业;孩子脾气犟,故意跟我作对……如果这些解读可以定义孩子的行为,那么真的应该生气,忍住不生气才是一件难办的事。
智慧家长不会用这种贴标签的方式解读孩子的行为,而是摆脱主观印象,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会发现许多可能性原因。比如:
孩子在幼儿园被关了一天,他很想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孩子的时间观念尚未建立,误以为离睡觉还有很久,他有充足的时间来做手工作业;
孩子对今天的手工作业有畏难情绪,不愿意触碰自己的弱项,以免显得自己笨拙;
孩子对幼儿园老师有意见,做手工作业没有积极性;
…………
“我们做家长的,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免冤枉孩子。”我总结,“孩子毕竟是孩子,表达能力不够强,心里有苦说不出,会本能地用行为来表达。这时,如果家长武断地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孩子就很难发展出好行为。”
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动机,尝试理解他的想法和愿望,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需求
除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之外,家长还应该在看问题的深度上下功夫。
举个例子:一个2岁男孩,早上出门时找不到他喜欢的那件天蓝色外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妈妈说,那件外套脏了,昨晚已经洗了,现在还没干。男孩大哭,怪妈妈动他的东西,没有那件外套他就不出门。妈妈怎么哄都不行,于是大怒。
其实,妈妈错怪了孩子。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2至3岁是孩子秩序感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出现很多偏执性行为,比如玩具必须如此这般摆放;关门必须轻,敲门必须敲三下;睡前吻必须按照左边脸、右边脸、额头的顺序来;长时间穿同一件衣服;等等。这些刻板甚至偏执的行为,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如果家长不了解,很可能认为孩子在故意捣乱。
我强调:“要想透过现象看本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还要听得懂孩子的弦外之音。”
一位家长问:“什么是弦外之音?”
我解释,所谓弦外之音,指的是言语、行为背后的动机、想法、愿望、需求等。
“比如,”我举例说明,“婴儿啼哭,家长猜测小家伙可能是饿了、渴了、困了,也可能是哪里不舒服。这些可能性就是啼哭的弦外之音。孩子不会说话,只能用哭声来提醒家长。所以,孩子小的时候,家长都听得懂孩子的弦外之音。遗憾的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的这项功能似乎退化了。”
我继续举例子:一个5岁男孩在幼儿园打人,把一个女孩的脸抓破了,有视频为证。但男孩不承认,说打人的是另一个男孩,后来又说是女孩先骂了他,他才反击的。妈妈很生气,判定孩子品质恶劣、不诚实,不是好孩子。
其实,家长这样看问题太表面化了。孩子撒谎,无非是想逃避惩罚,而想要逃避惩罚,正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犯错了。既然孩子已经认识到错误了,那为什么一定要严厉批评,给孩子点颜色看看,让他长长记性呢?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保留一点面子,做正面引导呢?
如果家长想得深入一点,或许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至少不必大发雷霆了。
正如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所说:“足够好的父母会去了解孩子的动机,尝试理解他的想法和愿望,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需求。”
最后,我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我女儿1岁半的时候,有一天家族聚餐,她非要爬上餐桌不可。我不许她爬,她哭闹,打翻了面前的菜盘,场面很尴尬。奶奶说:“别拦着孩子,看看她想干什么。”我只好松开手。女儿爬上桌子,伸手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抓了一只最大的虾,爬回来,缓缓放到我的碗里。原来,她想给我夹菜!
我对家长们说:“看,孩子不听话,未必是无理取闹。”
(原载于妇女生活杂志社《现代家长》2023年第7期)
责任编辑: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