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黄河岸边治沙忙

发布日期:2023-11-14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云平  浏览次数:111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0日电 眼下,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紧抓植树造林的黄金期,在“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区内开展防风固沙、乔灌木造林等工作,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1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职工在设置沙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初冬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林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0日电 眼下,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紧抓植树造林的黄金期,在“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区内开展防风固沙、乔灌木造林等工作,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1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职工在设置沙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初冬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林场工作人员一边用打坑机挖树坑,一边栽树苗。林场副场长葛文斌说:“现在正是冬季造林的好时机。我们给树苗浇水后土壤表层会封冻,树根周边的水分不会蒸发,保证树木有足够的水分过冬。今年冬天我们计划造林100亩,每亩栽种80株直径为4厘米左右的新疆杨,边挖坑边栽树,确保成活率超过90%。”

记者走访发现,经过60多年的发展,新华林场实现了从人工种植到机械造林的跨越,并运用北斗卫星导航等现代科技造林,完成沙地锁边治理后,还扩大防护林辐射区域。葛文斌说:“经过林场三代人不懈努力,我们累计造林3.9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65%,周边生态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周边的耕地、村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墙’。防沙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我们仍需要继续努力,当好‘绿色卫士’。”

11月9日,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职工设置沙障。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工作人员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铺设沙障,开沟、铺草、压沙,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管护中心主任杜永军说:“我们抢抓秋冬季造林的有利时机,利用石头、稻草、麦秸等材料进行工程固沙,计划完成灌木造林1500亩,持续巩固绿进沙退的良好势头。”

记者现场看到,经过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职工的连续作业,网格状沙障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铺展开,犹如一张巨网紧紧锁住流动的沙丘。乌拉特后旗林草局局长苏俊说:“为防止乌兰布和、巴音温都尔两大沙漠汇合,我们实施‘工程固沙+造林’系统治理,持续巩固管护区域内荒漠化沙漠化面积减少、危害程度降低的良好态势。”

据介绍,乌拉特后旗既是我国北方防沙治沙重点区域,也是阴山北麓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入秋以来,乌拉特后旗加快实施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人工造灌木林、退化草原改良等项目,加强恢复荒漠化半荒漠化草原植被。苏俊说:“我们实施规模化防沙治沙、退化林分修复等重点工程,综合采取乔木灌木造林、种草、封育飞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治沙质量和效果。”

11月8日,临河区新华林场工作人员进行冬季造林。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拥有河套灌区的巴彦淖尔市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黄金种植带”,农作物播种面积超过1200万亩。过去,这里的广袤农田一度饱受风沙侵扰。40多年来,巴彦淖尔市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已建成80多万亩农田防护林,基本构建起乔灌草相结合的风沙综合防护林体系,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打响后,内蒙古河套地区全面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加大科技治沙力度,推广荒漠原生树种造林、梭梭接种肉苁蓉等治沙模式,降低造林成本,延长造林时间,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记者李云平)

11月8日,临河区新华林场工作人员进行冬季造林。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责任编辑:杨雪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