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形势下,要坚定不移向科技、人才、创新要新质生产力、要核心竞争力,不断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一要突出“新”,认清科技战略新形势。
新质生产力的起点是“新”。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新质生产力的“新”,是信息化、智能化等条件下形成的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过程的考察,揭示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本质。生产劳动过程既离不开认识自然物的各种属性和规律的科学活动,也离不开利用这些属性和规律把自然物变为劳动资料(即技术手段及其工艺过程)的技术活动。
马克思在剖析机器大工业生产中应用自然科学的状况后,进一步作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等一系列论断。在他看来,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表现出对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和精神生产多方面的作用。这都鲜明揭示了科学技术本质上属于生产力范畴。
新的生产力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关键性技术实现了突破、发生了质变,才能引发生产力核心因素的变革,从而产生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体现的,一是作为增长因素,相对于其他要素数量增长的贡献,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成为第一位;二是作为转换要素,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作为社会现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变革的推动作用也是第一位的。
由此可见,能够真正变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不是陈旧过时的传统科学技术,而具有高智力性、高综合性、高时效性、高增值性和高渗透性等特征,能够改造传统产业技术、催生新兴产业。一旦产业化便呈现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特性,必然带来经济社会的新飞跃。
坚定不移向科技、人才、创新要新质生产力、要核心竞争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时代标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第一,抢占发展制高点,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处理好开放式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系,吸收全球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培养竞争核心力,在已有的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积累的优势基础上,深化改革开放,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上打造竞争新优势。
第三,积蓄发展新动能。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激活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二要抓住“质”,把握人才战略新要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人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活动的承担者。培养造就一大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人,人也是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生产力范畴所反映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的生产活动,是人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活动。人不仅是劳动者,还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劳动资料不仅是增加物质财富的手段,还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中,能源种类少、天然劳动对象占比高、生产规模小、分工协作程度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和主体,劳动者主要为体力型和手工型。到了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以机器体系为基础的多种类、多形式、再开发的能源结构,生产规模大型化,产业结构转为工业主导,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劳动形式多为附属于机器的重复性劳动,劳动者转变为需要一定文化和技能基础的“机械型”劳动者。
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脑化的智能机器体系逐渐成为整个生产力的基础,信息产业逐步处于领航和主体的地位,能源、材料等劳动资料得到深度开发和利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逐步摆脱机器的统治和控制,在行使创造和指挥的职能中成为崭新的专业技术型劳动者。
从手工生产力到机器生产力再到信息生产力,无论哪一阶段、哪一形态的生产力形式,人都是主体,都是主要的、决定的因素,是主导方面。循着这一脉络,人的积累和跃升也自然是新质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新型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决定因素。
三要彰显“高”,实现创新战略新目标。
新质生产力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一方面,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传统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决定了我们必须转换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和绿色低碳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与形成新质生产力相适应,有必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离开作为载体的产业,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从实践上和行动上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才能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素质进步的作用,才能实现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不能只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需要不同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迭代优化。新形势下,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融合,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效能。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要立足时代要求,科学认知、辩证思考、积极实践,面对纷繁复杂的困难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保持韧性、耐心和定力,实现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的转变。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还依赖教育支撑。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先导,是创新实现的源泉。科技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的实现,都有赖于教育的支撑。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予以统筹推进,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筑牢基底。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融汇点。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高校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中的生力军作用,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一招、重要一环。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要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赋予生产力更多的科技含量、人才需求和创新内涵,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与持久动力。
(作者单位分别系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刘彦纬 常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