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广东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

发布日期:2021-04-06  浏览次数:128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日,广东省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流动机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流动渠道、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等多项措施,构建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格局,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
 近日,广东省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流动机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流动渠道、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等多项措施,构建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格局,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产业大军。

 

《意见》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社会性流动基础。建立就业与产业、教育、医疗等政策协同机制,加大财政对稳就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流动均衡;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增强流动动力。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拓展社会性流动空间。拓展基层人员发展空间;加大对基层一线人员奖励激励力度;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其中,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人员和集体,在评比表彰、职称评定、人才项目评选等方面予以倾斜;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探索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畅通新职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渠道,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导向。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加快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探索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健全执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打破了传统“唯学历”的观念,体现了对人才实际技能的重视,此外,着重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产业结构丰富,人才需求极大。目前,广东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围绕深圳、广州两大中心的人才互动生态体系,但其他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仍存在较大进步空间。此次出台的《意见》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流动渠道,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大城市的落户条件,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将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流动效率,深化用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流动。通过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引导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提升广东各城市人才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

 

中经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