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社会性流动基础。建立就业与产业、教育、医疗等政策协同机制,加大财政对稳就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流动均衡;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增强流动动力。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拓展社会性流动空间。拓展基层人员发展空间;加大对基层一线人员奖励激励力度;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其中,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人员和集体,在评比表彰、职称评定、人才项目评选等方面予以倾斜;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探索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畅通新职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渠道,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导向。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加快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探索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健全执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打破了传统“唯学历”的观念,体现了对人才实际技能的重视,此外,着重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产业结构丰富,人才需求极大。目前,广东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围绕深圳、广州两大中心的人才互动生态体系,但其他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仍存在较大进步空间。此次出台的《意见》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流动渠道,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大城市的落户条件,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将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流动效率,深化用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流动。通过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引导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提升广东各城市人才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
中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