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四川色达:践行大食物观 打造高原“天府粮仓”

发布日期:2023-10-04  来源:甘孜学习平台  作者:杨正宇 尼公  浏览次数:113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万亩高产人工饲草基地。气温下降,草渐枯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康勒乡阿交泽撒村牧民泽仁多吉准备把牦牛往冬季牧场赶。与往年担心冬春草料不够影响牦牛生长的心情不同,今年他感觉轻松,“夏天我在冬季牧场卧圈种了4亩燕麦,足够家里的牦牛冬春吃。”色达县作为四川省仅有的两个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之一,认真践行大食物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万亩高产人工饲草基地。

气温下降,草渐枯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康勒乡阿交泽撒村牧民泽仁多吉准备把牦牛往冬季牧场赶。与往年担心冬春草料不够影响牦牛生长的心情不同,今年他感觉轻松,“夏天我在冬季牧场卧圈种了4亩燕麦,足够家里的牦牛冬春吃。”

色达县作为四川省仅有的两个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之一,认真践行大食物观,紧紧抓住甘孜藏族自治州牦牛产业集群建设的契机,牢牢抓住发展优质饲草产业这个关键,持续推进牦牛健康养殖、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科技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全力构建肉类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高原“天府粮仓”贡献色达力量。

构建牧草种植体系

牧业发展,草业先行。“我们坚定抓住发展优质饲草产业这个‘牛鼻子’,以走出高原牦牛‘夏饱秋肥冬瘦春乏’的周期律。”色达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局长郅忠云思路清晰,他介绍,色达通过积极构建“县乡村户”四级牧草种植体系,大力推进人工卧圈种草和高产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建设。

把牧草种植作为牧畜产业发展基础保障,色达积极引导有畜户实施每户1亩以上卧圈种草,鼓励无畜户通过实施卧圈种草卖草增加收入,完成人工卧圈种草1.2万亩,让农牧民从以往传统种草局部满足饲草需求,到引进优质牧草种植加强饲草营养、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商品价值观念的转变,充分激发农牧民群众的牧草“种植意识、收储意识、商品意识”。以户为单位,开展种草竞赛,在色达县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畜牧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粮草”。

色达先后投入资金5000万元,开展2.5万亩高产人工饲草基地建设,推进12个牧区乡镇每乡2000亩和102个村每村300亩牧草种植,实现乡乡、村村都有打贮草基地,有效缓解色达县畜牧业饲草料缺乏、需求量大的压力,进一步提高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色达县按照“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参与牧草种植体系建设和运营,通过草场流转和劳务用工带动农户增收,同时种植企业按照牧户需求以市场价实施购与销双向服务。色达县积极推进山莨菪(药+饲草)治理退化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开发中藏药牦牛功能性饲草产品,不断培育壮大牧草产业,逐步实现在满足本县养殖企业、集体牧场、专合社、家庭牧场和养殖大户饲草需求外,向州内各县销售优质牧草。

推进牦牛健康养殖

推进牦牛健康养殖,需要专业和规模。

通过积极培育集体牧场、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等新型畜牧养殖主体,色达逐步转变由以往的“靠天养殖”向“夏秋天然放牧+冬春舍饲补饲”和“四季短期规模育肥+联户联营”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科学养殖方式转变,有效解决过去畜牧业粗放式发展带来的草畜矛盾、生态破坏等问题。

色达已培育养殖大户410户、标准化家庭牧场375家、规模化集体牧场10家、养殖专业合作社67家、年存栏2000头以上的规模化健康养殖场3个,在建大型牦牛健康养殖场2个,建成后,牦牛集约化养殖规模将达1万头,年均出栏商品牛达3万头。

为降低牦牛养殖风险,色达还为色达县27万余头牦牛全覆盖购买政策性保险,在中央、省、州、县四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色达县政府以每头牦牛补贴10元参保费用的标准为色达县的牦牛实施参保补贴。

高效推进精深加工

畜产品精深加工,有利于牦牛全产业链的价值提升。

色达加强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向畜产品精深加工方向转变,提升构建优质牧草种植、健康牦牛养殖、牦牛肉奶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冷链物流及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牦牛全产业链。

不断规范屠宰环节管理,色达整合各类资金3410万元加快推进标准化现代化牲畜屠宰场、活畜交易市场、牛羊肉冷链仓储中心等项目建设,有效提升牦牛精细化屠宰、运输能力。引进康康高原食品有限公司和藏源曌美乳制品加工有限公司,整合投入资金3.63亿元实施产能及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不断推进牦牛肉、奶的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建成牦牛肉加工厂、牦牛奶加工厂,配套建设奶源基地4个,年加工牦牛肉奶达2000吨。

在12个牧业乡镇建设集体牧场9个,布局收奶站42个,通过“企业+合作社”模式,订单式收购奶源,重点生产酸奶、常温纯牛奶、牦牛乳萃等商品,全力实现乳制品新突破。引进天牧吉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资金600万元实施有机肥加工产能提升项目,推进色达县有机肥加工销售,实现畜禽粪污全消纳、零排放目标。

优化科技服务保障

在色柯镇牧草种植基地,只见高过人头的燕麦一望无际。

“非常感谢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刘刚研究员。公司前两年种植了5000亩燕麦,由于技术品种不过关,共亏损370万元。今年在他的指导下科学种植了1.2万亩燕麦,把前两年的损失补回来应该问题不大。”四川带月牧歌农牧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显坪说。

色达县紧紧抓住国家科技特派团对国家重点帮扶县的帮扶机遇,继续深化“院县”“所县”“站县”合作。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成立色达分院,将色达作为四川涉藏地区草原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和转化重要基地,开展披碱草、老芒麦、燕麦等色达适生优质牧草的科技示范种植,亩产鲜草高达2000公斤,植被覆盖度提高25%,2023年推广种植虉草1200亩。

依托国家、省、州、县科技服务团队,邀请草畜专家前来对农牧民开展牦牛养殖、牧草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强化科技服务畜牧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共开展各项科技服务67次,覆盖群众3200人次。配齐建强科技专家工作站(室),依托专家力量重点开展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现代养殖、精深加工等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让广大专家学者全面参与到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中来。

作者单位:中共色达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尼公 王琴 金宣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