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调查研究 » 正文

天空之眼看吉林丨白城:“盐碱地”崛起“大粮仓”

发布日期:2023-09-20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双溪、姜明明  浏览次数:113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好似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成熟的稻穗颗粒饱满,迷人的稻香随风散逸,处处都是收获的欢歌。近日,记者在吉林省西部采访时发现,随着新型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当地粮食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盐碱地改造的稻田也能种出米质更好的中晚熟品种,助推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稳步迈进。镇赉县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主任李宏程一直在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好似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成熟的稻穗颗粒饱满,迷人的稻香随风散逸,处处都是收获的欢歌。

近日,记者在吉林省西部采访时发现,随着新型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当地粮食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盐碱地改造的稻田也能种出米质更好的中晚熟品种,助推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稳步迈进。

镇赉县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主任李宏程一直在推广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在插秧的同时,在水稻根系附近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的用量。”李宏程说。

2022年与2013年相比,经过治理,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嘎什根乡大片盐碱地变良田。

丽华家庭农场负责人毛印华回忆,2015年,他承包了150公顷盐碱地,要改造成农田。但缺乏技术,水稻产量很低,前3年赔了300多万元。后来,吉林省农科院的专家们为他送来了科技知识和耐盐碱水稻品种。“去年,我这里1公顷能产出8000公斤粮食,赚了60多万元。”毛印华说。

拼版图片:上图为2010年3月15日,在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拍摄的盐碱地上的“白毛风”(潘晟昱 摄);下图为2022年6月20日无人机拍摄的镇赉县嫩江湿地(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在镇赉县大屯镇大官村,英台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志国带着记者来到育秧大棚,棚顶挂着激光辐照补光灯。他介绍,利用激光辐照补光技术可以促进水稻秧苗的根系发育,提升秧苗的成活率。为了贴近新的农业技术,任志国还为吉林省农科院专家提供试验田和繁种田。“有专家们在身边指导种田,心里特别踏实。”任志国说。

这是2022年7月16日拍摄的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大屯镇英台村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帆 摄

此外,各种新技术也在吉林西部盐碱地上“打擂”。在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红星牧场,阡陌纵横、水渠连通。很难想象,这里是一片盐碱地。负责改造的吉林省沃野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洪德说:“我们利用中国农业大学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改造当年就能打出粮食已经不是梦想。”

这是2022年7月12日拍摄的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的稻田(右)与盐碱滩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潘晟昱 摄)

过去,吉林西部盐碱地上由于积温不足,只能种植中早熟水稻品种,米质不好,价格不高。为此,吉林省农科院提出利用大中棚替代小棚,提前扣棚、育苗、插秧,有效解决了水稻产量低的问题,使得盐碱地上种植米质优、产量高的中晚熟水稻品种成为可能。

这是吉林白城大安市佰澳格林农场新增的水稻田(2020年7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农业技术的多次升级迭代。盐碱地上也能种出更多米质好、价格高的水稻品种。”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说。

2023年,吉林省启动“千亿斤粮食”工程,确保到2035年粮食产能跨上千亿斤台阶。 

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秋收场景(无人机照片, 2021年10月20日摄)。新华社发(李晓明 摄)

据测算,近5年,吉林省农科院推广的一系列耐盐碱水稻品种及节本增效轻简化栽培新技术,在吉林西部盐碱地累计应用面积达76.5万公顷,每公顷增产510.8公斤,新增产值10.16亿元。(新华社记者李双溪、姜明明)  

延伸阅读:“绿色治理”使吉林46万亩盐碱地变良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