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正文

张应龙:以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治沙

发布日期:2023-09-0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赵侠  浏览次数:136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张应龙(左一)教工人搭障蔽要领。初秋,走进张应龙的治沙造林基地,目之所及皆绿色。游客称赞这里是“毛乌素沙漠中的马尔代夫”。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漫天黄沙、寸草难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张应龙承包治理的沙地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秃尾河源头圪丑沟流域,因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而饱受风沙侵蚀,生态环境极其恶劣。20年来,张应龙大力引

张应龙(左一)教工人搭障蔽要领。

初秋,走进张应龙的治沙造林基地,目之所及皆绿色。游客称赞这里是“毛乌素沙漠中的马尔代夫”。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漫天黄沙、寸草难生。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张应龙承包治理的沙地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秃尾河源头圪丑沟流域,因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而饱受风沙侵蚀,生态环境极其恶劣。

20年来,张应龙大力引进专家学者,建成各类生态实验站、监测体系,推出生态经济林模式、林下养殖模式、林下食用菌天然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科学治沙的新路径,成功让42.8万亩沙海化为绿洲,治理区林草覆盖度从3%提高到65%,被评为“中国七大最美沙漠(地)”。

在基地,张应龙向大家展示最多的是他的科学治沙理念。“在沙地里植树造林,靠蛮干不行,必须巧借科学之力。要想还原沙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必须学会护沙、用沙,让植被自我繁衍,生态自然循环。”张应龙说。

2004年,张应龙发起成立了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多年来,协会合作引进土壤环境、水文、微生物、植物、动物昆虫等方面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在基地建成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国家林草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持。

近年来,协会主持承担了科技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标准委、陕西省科技厅等项目27个,主持起草国家及地方标准7项,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专利23项、省级科研成果鉴定3项,每年组织技术培训约80期,培训人员过万人次。

为此,张应龙开启了“微生物改良土壤”的研发推广之路。他一方面积极与中国科学院、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等科学院所开展科研攻关合作,研发出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等产品,有效改良了土壤、减少了病虫害;另一方面搭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野外监测站等科研平台,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实现了有机废弃物转化利用,目前已拥有相关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在基地,不仅能感受到满满绿意,还能看到人工圈养的羊、供药用的鸸鹋,还有几十台现代化农业生产机械。

“2021年,我们首次在林下种植出了牛肝菌和松茸菌,一亩地产量在200斤到300斤之间。”张应龙高兴得合不拢嘴,说这将为国内干旱半干旱地区解决生态难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方向。

从治沙到带动致富,张应龙帮助当地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引进树莓、花楸、酿酒葡萄以及林下鸸鹋、绵羊生态养殖和食用菌种植产业,组织农民开展以造林务工、林业育苗、林果采摘、林下经济为产业的经营活动。同时,帮助农民整理土地3000余亩发展规模农业,开放长柄扁桃经济林,免费交给合作社管理经营。

2003年至今,张应龙累计在基地周边推广种植长柄扁桃10万亩、林木苗圃2000余亩、草粮轮作技术示范4000亩,帮助周边村民增收超过8000万元。

如今,基地还有另一个身份——陕西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张应龙也成了治沙文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传播者、践行者。

“一部榆林的植树造林史,就是一部防沙治沙史,也是一部艰苦奋斗史。为了生存和发展,榆林人民不等不靠,顽强地抵御风沙东进南下,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在毛乌素沙漠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演绎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动人乐章。”张应龙对前来参加研学的学生们讲道。

2023年6月23日,以张应龙事迹为原型的电影《毛乌素在呼唤》在神木市开机。几代治沙人将黄沙牢牢摁在地上的故事将被铭记,他们科学治沙的脚步也将继续。

责任编辑:贺治瑞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